兰州大学医学影像学课件 椎间盘02.ppt

兰州大学医学影像学课件 椎间盘02.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得出的。对于少数疑难病人的诊断,需要应用CT、MRI及其骨扫描等检查方法。 椎间盘突出症 北美脊柱协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对该病的命名 椎间盘突出(Herniation)包括四种病理 椎间盘膨隆(annuler bulge) 椎间盘凸出(protrusion) 椎间盘脱出(extrusion) 椎间盘游离(free fragment disk)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该明确 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肯定腰腿痛,确系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确实能识别和排除结核、肿瘤、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椎裂等疾患。 2.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面,明确定位。 3.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 4.有无合并疾病的存在,如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等。 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据青岛医学院附院1958~2001年门诊、住院病人共12042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2810例,占总人数的2.3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中21~45岁,占66%,男多于女,男性占70%,女性占30%。造成原因主要有(1)劳损;(2)外伤;(3)寒冷、潮湿;(4)突然的肌肉收缩等。腰椎间盘突出的平面多发生于活动的脊柱和固定的骶骨交接处,因此处活动度大,承受的压力最大,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故以L4、5和L5~S1间盘发病率最高。据国内、国外报道。L4、5和L5~S1两个椎间盘突出占总人数的95%以上。 临床表现 症状 1.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2.跛行 3.脊椎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旁的压痛和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运动、反射、感觉 不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特点 1.下肢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故称为根性放射痛 2.疼痛与腹压有关 3.疼痛和活动体位有明显的关系 临床表现 常用检查方法与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 征) 健腿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 屈髋伸膝试验(Kernig征) 颈静脉压迫试验(Naffziger征) 仰卧挺腹试验 屈颈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1.椎间隙狭窄,可均称或不均称 2.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骨桥或游离骨块 3.脊柱生理曲度异常或出现脊柱侧弯 4.髓核突入椎体形成许莫氏(Schmorl)结节 影像学表现 脊髓造影 —将阳性或阴性造影剂(指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X线检查,观察脊髓及硬膜囊周围的组织状态及有无异常所见,称之为脊髓造影。80年代以前脊髓造影比较常用;80年代以后由于CT和MRI的问世,已基本替代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的方法:病人侧卧于X线检查床上,患侧在下。腰背部皮肤消毒,在L4、5椎间隙作腰椎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在注入造影剂前抽出相应数量的脑脊液,抽出时速度应缓慢。然后注入造影剂(伊索显)。在X线电视下观察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内的流动情况,发现病变时立即点片(正位、侧位、必要时摄双斜位片。) 影像学表现 脊髓造影 1. 向后正中突出:在椎间隙水平的造影剂侧位片示前缘呈凹陷,为突出椎间盘的压迹,深度约2mm,较大的压迹向后正中突出并常使神经根受压。 2. 向后外侧突出:正位及斜位片造影剂向单侧方压迹伴神经根偏斜,抬高或截断,神经根因水肿而增粗。 3. 向侧方突出、仅神经根鞘偏斜、移位或截断,硬膜囊多无形态改变。 4. L5~S1椎间盘突出可被遗漏。因腰骶部硬膜外间隙较宽及硬脊膜尾部抬高变细。 *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无改变 膝反射减弱或无力 反射改变 偶有足跖屈无力 足趾背伸无力 伸膝无力 肌力改变 小腿及足外侧 小腿外侧或足背 小腿前内侧 麻木部位 骶髂、髋、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 骶髂、髋、大腿和小腿后外侧 骶髂、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 疼痛部位 S1神经根 L5神经根 L4神经根 受累神经 L5~S1 L4~5 L3~4 椎间盘突出部位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