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新《病毒学》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hiv.pptVIP

陈庆新《病毒学》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hiv.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转录病毒 教学要求: 了解逆转录病毒的种类 掌握HI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了解逆人嗜T细胞病毒的分型、致病性和致病机制 逆转录病毒: 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的RNA病毒。 对人致病的逆转录病毒主要有 人类嗜T细胞病毒 (HTLV) 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是人类艾滋病的病原体 共同特征 球形,80~120nm,包膜表面有刺突 两条相同的+ssRNA,核心中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复制:独特的逆转录过程,病毒DNA整合到细胞DNA,构成前病毒 具有gag、pol和env 3个结构基因和多个调 节基因。 病毒有组织亲嗜性,出芽方式释放 中国艾滋病病毒主要流行区 Distribution of HIV Infections by Age 一、HIV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HIV复制 HIV分型 变异 抵抗力 HIV靶细胞及受体 培养特性 HIV particles 结 构 *gp120 病毒的表面糖蛋白,与病毒吸附有关,有中和抗原位位点,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易发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 *gp41 为跨膜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 主细胞膜的融合。 基因组:单正链RNA,有3个结构基因以及6个调节基因;两端有LTR。 HIV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HIV的感染过程 HIV budding from human lymph tissue 3、分型 HIV有两型:HIV-1,引起全球流行; HIV-2,呈地域性流行(西非); 5、抵抗力 6、HIV靶细胞及受体 靶细胞:主要为CD4+的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 主要受体:CD4分子,gp120与CD4结合 CXCR4 (HIV亲T细胞病毒株) 辅助受体: CCR5 (HIV亲巨噬细胞病毒株) HIV受体 Mechanism of HIV-1 cell entry The green particles are the HIV virus infecting the T helper cells.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传染源 3、HIV的致病机制 选择性地侵犯CD4+的细胞,引起以CD4+细胞缺陷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 CD4+细胞:Th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及肠道粘膜的杯状细胞等。 HIV的致病机制: HIV的其它病理作用 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可损伤其趋化、粘附、杀伤和抗原提呈能力; HIV可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大量IL-1和TNF-α,导致患者长期低热,并引起恶病质; 受染的DC抗原提呈功能下降并可将病毒传播给CD4+T细胞。 侵犯多种组织器官 5、免疫力 机体可以产生多种抗体和细胞免疫,但不足以清除病毒。原因: ①病毒的潜伏感染状态; ②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 ③机体免疫低下不足以清除病毒等因素有关。 四、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抗体 ELISA 快速检测HIV抗体 筛选实验 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 确证实验 2、检测病毒抗原 常检测HIV的P24蛋白。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出现,潜伏期常为阴性,病情发展至艾滋病症状出现时又可检出。 3、检测病毒核酸 4、病毒分离:PBMC ELISA for HIV antibody Microplate ELISA for HIV antibody: coloured wells indicate reactivity Western Blot testing for anti-HIVAntibody 五、防治原则 (1)预防HIV感染综合措施 (2)疫苗的研究 (3)抗病毒治疗 (2)疫苗的研制 “Cocktail therapy”----David He AZT-like Drugs Inhibit Reverse Transcription AZT first approved antiretroviral drug for treatment of HIV and AIDS. In March 1987, the U.S FDA approved AZT to be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AIDS.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