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郭太品 博士
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
《黄帝内经》“十二”刺
content
目录
偶刺法
报刺法
恢刺法
齐刺法
扬刺法
直针刺法
输刺
短刺法
浮刺法
阴刺法
傍针刺法
赞刺法
偶刺法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刺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载:“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刺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古代文献记载
偶刺法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载:“一曰偶刺,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偶,两也。前后各一,故曰偶刺。直,当也。以手直心若背,谓前心后心,当其痛所,各用一针治之。然须斜针以刺其旁,恐中心则死也。)”【对《灵枢·官针》刺有十二节偶刺内容进行注解,指出偶刺名称来源于前后各一针;直,指朝向病所,针刺时需偏斜傍刺,以免刺伤内脏。】
古代文献记载
偶刺
本法始载于《内经》,《灵枢·官针》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这里,“偶”指配对。“傍针”,是指针刺时需要偏斜,不可以直刺,以防伤及内脏。因背为阳,胸为阴,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故偶刺又名“阴阳刺”。偶刺法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俞募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成了治疗心胸、腹腔内脏疾病的重要配穴方法,在针灸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发展源流
偶刺
以手循按前胸或后背,在压痛点或腧穴处,一针刺前胸,一针刺后背,同时进针,两针均应斜针浅刺。而发展到后来的俞募和前后配穴法,在取腹部和腰骶部的腧穴时,可适当深刺。
操作方法
偶刺
适用于治疗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的内脏病证。现也成为临床常用的配穴针刺方法之一。如采用俞募配穴法治疗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可前取募穴巨阙,后取背俞穴心俞;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胀之肺病,可前取募穴中府,后取背俞穴肺俞;又如腹胀、腹泻、腹痛属大肠腑病,可前取募穴天枢,后取俞穴大肠俞进行治疗等。此外,也可一前一后,对偶刺之,行前后配穴法,如对胃部疾病患者,前可取梁门,后可取胃仓刺之等。这种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的方法,也能调和阴阳气血,对脏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功效
报刺法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载:“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的意思。根据患者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患者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以治疗游走性病痛。】
古代文献记载
报刺法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载:“二曰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报刺,重刺也。痛无常处,则或上或下,随病所在,即直内其针,留而勿拔,乃以左手按之,再得痛处,乃出前针而复刺之也。”【对《灵枢·官针》刺有十二节报刺的名称由来、适应症、操作方法等内容加以注解。】
古代文献记载
报刺法
操作时先于痛处直刺一针,不立即出针,而以左手随痛处上下循按,找到新痛点后再出前针,又于痛点相应处刺入,反复运用,直到痛点消除为止。
操作方法
报刺法
报刺法具有行气止痛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多处有明显压痛或疼痛不固定的疾患,如游走性的关节痛、肩周炎等和气滞所致的牙痛、胃痛,以及肝火上冲所致的偏头痛等。
功效
恢刺法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载:“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先从傍刺入,得气后,令患者做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
古代文献记载
恢刺法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载:“三曰恢刺,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三曰恢刺,恢刺者,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恢廓也。筋急者,不刺筋而刺其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也。)”【对《灵枢·官针》刺有十二节恢刺进行注解。】
古代文献记载
恢刺法
本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诊外科创伤TI评分.ppt
- 白杨小练笔的课程课件.ppt
-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流程图).ppt
- 关于春天的格言: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ppt
- 拉珠窗帘的基本知识讲解.ppt
- 安全模式能进系统,正常进不了系统.ppt
- 微信个人名片打造.ppt
- 准爸爸要了解的怀孕知识.ppt
- 医学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ppt
- 医学猪瘟最有效的治疗方案.ppt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申请策略与项目选择报告.docx
-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语文课堂评价体系构建.docx
- 特色文化体验活动的举办与推广方案设计.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领域线上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平台商业模式研究.docx
- 元宇宙虚拟人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市场潜力研究.docx
- 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实验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教学画像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化厂房建设与技术应用.docx
- 2025年箱包配饰电商直播运营中的供应链协同效应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