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习题答案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doc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习题答案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紧急处理 1﹒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学前儿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2﹒学前儿童易发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因素:幼儿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幼儿不良行为造成的伤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伤害。 (2)家长及幼儿园因素。 家庭方面: = 1 \* GB3 ①对独身子女的过度保护,导致幼儿园出现了事故预防中的新问题。 = 2 \* GB3 ②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幼儿园对于事故中控制出现新的困难。 幼儿园方面: = 1 \* GB3 ①幼儿园安全设施、设备差。 = 2 \* GB3 ②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和不执行。 = 3 \* GB3 ③教师安全知识大多纸上谈兵,她们安全知识都是在学校里获得的,缺乏在实际情景下的应对经验,因而一旦发生事故,惊慌失措,甚至采取错误的处理方法,或者贻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3﹒什么是高热惊厥?若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简称FC)是儿科最常见的急诊,2岁以内的学前儿童最容易发病。它是在体温达到38.5℃度以上,特别是39℃以上时突然出现抽风现象,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头后仰,四肢抽动或呈强直状,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动,面色青紫或苍白。一般发作数分钟,少于10分钟。这就是高热惊厥。 (2)患儿发生惊厥时应当如下处理:保持安静,成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让病儿侧卧,脸侧向右,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松开患儿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防止从床上摔下。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随时擦去痰涕。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刺激患儿苏醒。 4﹒查阅资料,收集有关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略 5﹒学前儿童气道堵塞的常见原因和主要表现是什么?说说不同年龄气道堵塞时急救的方法。 【参考答案】 (1)发生气道异物的常见原因。 ①咀嚼功能较差。小儿牙齿正处在发育过程中,咀嚼功能较差,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嚼烂,囫囵吞枣,易发生气道堵塞情况。 ②手口动作多。小儿喜欢将细小的东西放进嘴里,通过口腔触觉来认识物体,探索世界,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因而发生误食,甚至卡在气道,诱发危险。 ③喉部保护反射功能发育不全。年龄稍大的幼儿又因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发育不全,吞咽食物时,如果说笑打逗,会厌软骨往往来不及盖住喉口而将食物吸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2)主要表现。 ①不完全阻塞。异物较小时,进入支气管,孩子剧烈咳嗽、气急、憋气、面色青紫、气喘甚至呼吸出现困难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可以好转,如异物仍未排出,随后几天便会出现发热、咯痰、肺部感染等症状。这种情况容易误诊也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气管异物存在时间不断延长,症状会加剧,并引发肺部脓肿。 ②完全阻塞。大的异物会完全堵塞喉或气管出现危急情况,引起窒息。患儿表现出面色灰暗、口唇青紫、不能咳嗽、不能说话、不能呼吸,失去知觉,很快进入呼吸停止。 (3)一岁前婴儿及学前儿童气道堵塞时急救的方法。 一岁以前的婴儿:背部叩击法(也叫叩击拍背法) 步骤1:打开气道。将患儿骑跨(俯卧位)于抢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同时用手掌将患儿下颌、后头颈部固定,头部略低于躯干,并使患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步骤2:背部叩击。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间向前、向下用力叩击5次。一般情况下,异物会冲到口腔,将患儿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若没有吐出异物,继续步骤3。 步骤3:胸部冲击。患儿仰卧位,头低于躯干。此时抢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中指和食指)在患儿胸部两乳头连线中间位置,快速冲击性地按压5次(下压幅度2~3厘米)。当患儿哇地一声哭出来,说明异物已经出来,这时要将患儿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 步骤4:若阻塞物未能咳出,重复背部扣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CPR)。 学前儿童:腹部冲击法(也叫推压腹部法)(立位、仰卧位) = 1 \* GB3 ①立位腹部冲击法。 步骤1:抢救者站在患儿背后,(让患儿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患儿腰部。 步骤2:将一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侧顶住患儿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剑突(两肋骨连线终点)下方,远离剑突尖。 步骤3:另一只手紧握此拳,有节奏,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6~10次。这样可使肺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有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步骤4:患儿应配合救护人,头低口张,以便异物受到气流冲击而吐出

文档评论(0)

潮起潮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