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解剖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分析前言 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重建术的飞速发展,正确应用心电图不仅能对心肌梗死做出分期、定位诊断,并且可对梗死相关动脉(IRA)做出分析,为及时治疗选择最佳方案,而挽救患者生命并改善预后。主要讨论内容冠状动脉的解剖AMI定位诊断IRA心电图分析及实际应用 冠状动脉解剖冠状动脉解剖冠状动脉分为左冠脉系统和右冠脉系统 左冠脉主干(LM)短粗,分为左前降支和左旋支。 临床常将LAD、LCX和右冠脉(RCA)视为三大主支 冠状动脉解剖---左冠状动脉左前斜+头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冠状动脉解剖---左前降支左前降支 沿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部,并可转到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主要分支 间隔支、对角支(左室前支)和右室前支 间隔支:5-10条,由前室间沟→室间隔,供血室间隔前上2/3 对角支:1-3条前室间沟→左游离壁,供血前壁、前侧壁 右室前支:短细。和园锥支共同供血给靠室间隔处右室前壁 冠状动脉解剖---左前降支左前斜+头冠状动脉解剖---左回旋支(LCX)沿左房室沟环行向后室间沟主要分支:左房支:近端发出向上走行,供血左房,约有40% 的人可以参与供血窦房结钝缘支:向左室侧壁走行,供血左室高侧壁、后侧壁左室后支:左优势型,回旋支在隔面的终末分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后降支:左优势型,进入后室间沟形成后降支,供血下壁、后壁、室间隔后下1/3 冠状动脉解剖---左回旋支(LCX)右前斜+足左前降支左回旋支钝缘支后降支左室后支冠状动脉解剖---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 起源右冠脉窦,行于右房室沟 发出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右室支、锐缘支,进入后室间沟(右优势型)形成后降支,并向左分出左室后侧支(PL),向左前上发出房室结支。 圆锥支:走向左前上,右室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部 窦房结动脉:起于近端,走向窦房结,窦房结和右房 右室支(1-数支):向左前下,右室前壁 锐缘支:向左下走行,右室侧壁 后降支:沿后室间沟下行,给左、右室下壁、后间隔及后壁 左室后(侧)支:在左房室沟内分支,左室后、下壁 房室结支:左前上方走行,供血给房室结、His束、左束支、左后分支 冠状动脉解剖---右冠状动脉左前斜窦房结动脉圆锥支右室支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锐缘支后降支冠状动脉解剖---左优势型与右优势型与均衡性右优势型( 85% ):RCA走行于右房室沟,到达后十字交叉处,在后十字交叉或近后十字交叉处分出后降支后,向左室隔面走行并发出1个或多个左室后支后终止。左优势型( 8% ):即左回旋支优势,左回旋支粗大,除发出钝缘支外,还发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而RCA 细小,未达到后十字交叉处。均衡型( 7% ): RCA到达后十字交叉处发出后降支,左室后支则起源于左回旋支成为其终端分支,二者均不越过后十字交叉。 冠状动脉解剖---左优势型与右优势型与均衡性冠状动脉解剖---右优势型左前斜左室后支后降支冠状动脉解剖---左优势型冠状动脉解剖---左优势右前斜+足左前降支左回旋支钝缘支后降支左室后支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畸形)冠脉解剖总结---冠状动脉与心脏各部分的供血关系左室的血液供应 前间壁、前壁—LAD 前侧壁—LAD(对角支)和LCX(钝缘支) 后侧壁—LCX(RCA) 下壁—多为RCA(后降支),亦可为LCX,偶有部分来源LAD 后壁—RCA(左室后侧支)和/或LCX 室间隔:前上2/3和心尖部—LAD,后下1/3—RCA 冠脉解剖总结---冠状动脉与心脏各部分的供血关系右室的血液供应 主要来自RCA右室支—右室前壁锐缘支—右室侧壁后降支—右室后、下壁园锥支—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园锥部部分右间隔旁区可来自LAD(右室前支) 自律传导系统血供窦房结—60%为RCA(窦房结动脉),40%LCX(左房支)房室结—90%为RCA(房室结支),10%LCX房室束—多为RCA和LAD双重供血左束支主干—LAD、RCA等多源供血右束支—LAD(第1间隔支)左前分支—LAD(第1间隔支) 左后分支—LCX和RCA双重供血 AMI定位诊断 传统的定位诊断定位诊断依据的新进展传统的定位诊断主要依据坏死图形(病理Q波)出现的导联 前间壁MI:V1、V2(V3) 前壁MI:V3、V4(V5) 广泛前壁: V1 --V6 前侧壁:V5、V6(Ⅰ、aVL) 高侧壁:Ⅰ、aVL(V5、V6) 下壁:Ⅱ、Ⅲ、aVF 后壁:V7-V9 右室:V3R-V6R导联等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V3、V4(V5)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心尖部心尖部V3V4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ⅡⅢ、aVF、下壁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前侧壁V5、V6(Ⅰ、aVL)传统的定位诊断---常见梗死部位定位诊断依据的新进展坏死性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骨盆骨折分型、治疗及康复.pptx
- 服务开通与保障产品介绍.pptx
- 肺部基本病变CT诊断.pptx
- 第八版外科学 胰腺疾病.pptx
-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pptx
- 第五章胸部体格检查.pptx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 》.pptx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ptx
- 第六章 食品物流系统.pptx
- 角膜塑形镜知识普及.pptx
- 《高管薪酬、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研究》.docx
- 《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特征及效果研究》.docx
- 《普通小球藻对两种PPCPs暴露的响应和适应机制》.docx
- 《Complexin蛋白调控囊泡分泌机制研究》.docx
- 《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康复不同时期的血管机能及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的研究》.docx
- 《丹参饮加减辨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ocx
- 《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ocx
- 《大豆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优化与双价抗虫基因的遗传转化》.docx
- 《武汉光谷步行街语言景观实证研究》.docx
-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HeLa细胞光催化杀伤效应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