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ppt
冬病夏治贴敷法示意图 蒜泥贴敷法示意图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二)处方示例 1、面神经麻痹 取穴:病变局部穴位,如下关、颊车等。 用法:将新鲜马钱子用清水浸泡3~5天待用。使用时将马钱子外衣剥去,并用手术刀片将其切成0.1厘米薄片,放在风湿膏或普通胶片上,敷贴在患侧下关、颊车等穴位处。6~7天更换1次,一般敷贴4~5次可治愈。临床上也可将马钱子研为细末敷贴穴位。一般取药粉0.2克(每穴用量),撒于消炎镇痛膏或胶布中央,敷于面部患侧穴位上,每次敷贴5天,至痊愈。 注意:马钱子有毒,少数人引发过敏现象应慎用。 2、支气管哮喘 取穴: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皆双侧)。 药物: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装塑料袋中备用。以上为1人3次用药量,在夏季三伏天使用。使用时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并加麝香少许,分别摊在8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最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6~8小时,如果敷后局部有烧灼疼痛难忍感,可提前取下。如果局部只有发痒、发热等感觉,可多贴敷几个小时,或等药物干燥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敷1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1年共敷贴3次。一般连续敷贴3年。 3、口疮 取穴:涌泉(双)。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贮瓶备用。贴敷时取药末10克,加入鸡蛋清或醋适量,调如糊膏状,分别敷于双侧涌泉穴,包扎固定即可。每次敷贴12~24小时,每日1次。亦可将吴茱萸末用鸡蛋清调和为丸如蚕豆大,分贴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即可。每穴每次贴药1丸,每2天敷贴1次 (三)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贴,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敷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穴位贴敷法 中医适宜技术 【概述】 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垠、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 捣碎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 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如:小儿脐贴 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脚心疗法或涌泉疗法。 作用原理及特点 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也就是中药透皮作用,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衰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前景。 一、敷贴药物 (一)药物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腧穴敷贴。 与内服药物相比,敷贴用药有以下特点: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建团100周年团史团情知识竞赛题库200题(含答案).pdf VIP
- 患者用药安全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车间生产异常处理培训.pptx VIP
- 关于药房资料盒分类及规范资料分装归档.doc VIP
- 安全网(国家标准).pdf VIP
- DB4401T10.4-2019反恐怖防范管理第4部分:涉外机构.pdf VIP
- SAP物料管理详解100小时.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程寨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仓库5S评分表,仓库5S工作检查标准,仓库5S检验评分.doc
- 历年(2019-2023)高考英语真题专项(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汇编(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