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食制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南台科技大學96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式麵食製作 課程編碼 B0D29401 系所代碼 B 開課班級 二技休閒四甲 開課教師 程永賢 學分 3.0 時數 4 上課節次地點 一5 6 7 8 教室T0303 必選修 選修 課程概述 中國的麵食文化和菜肴的文化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是中國飲食技術的重要組成,也是老祖宗留下來最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我們要去珍惜它保存它、更要去發揚它。 課程目標 人們利用麵粉可製成各式的麵食點心,可做為主食配著 肉、魚、蔬菜來食用,也可發揮巧思,創作成各式不同形 狀質感、口味、變化多端的麵點當做點心。在製作的過程中往往又潻加了鹽、糖、油、奶粉、肉、蛋、蔬菜…等食材 ,更能增加小麥蛋白質利用的效率,且小麥澱粉糊化較容易又不易老化,可保持較好的口感,常為國人喜愛的食物之一。只要在食物的選擇搭配上能五穀類、肉、魚、豆、蛋、乳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每類皆攝食到即可達到營養均衡。 課程大綱 (一)、水調麵的分類 水調麵是依不同水溫而調製的,故特按不同水溫所製作出的麵糰,為冷水麵、燙麵、溫水麵、全燙麵等四大類,茲分述如下: 1.冷水麵: 又稱為死麵、呆麵或涼水麵,其特性為筋性好、彈韌性強勁力與拉力大,成品色澤較白、口感爽口、有筋性,最適合水煮類的製品如水餃、麵條、餛飩等,也可製作煎、烙或油炸類製品,如油餅、煎餃、烙餅、春捲等。調製冷水麵的水溫宜低於 30 ℃,因麵粉內的澱粉不發生糊化,故麵糰比其他麵結實,但因製作的產品不同,故麵糰又分為軟麵與硬麵,俗語說「軟麵餃子硬麵條」由此可知每種產品製作時,麵糰的軟硬是根據個人的口感與喜好及產品特性調製,故水量多寡有很大的彈性。揉好之麵糰必需鬆弛,使吸水均勻形成良好的延展性,以利成型的操作。 2.燙麵: 又稱為沸水麵、開水麵,其特性為筋性差、彈韌性與勁力和拉力差, 但可塑性良好,產品不易變形,成品色澤較深、略帶甜味、質地軟糯,最適合蒸類的製品如蒸餃、燒賣等,也可製作煎烙或烤炸類的製品,如蔥油餅..等。 3.溫水麵: 又稱為熱水麵,其特性為介於冷水麵與燙麵之間,有適當的筋性、 彈韌性與可塑性,適合蒸類的製品如小籠湯包..等,也可作煎烙或烤炸類的製品,如油餅..等。 4.全燙麵: 一般使用小麥澱粉 (俗稱澄粉或汀粉 )為主要原料,以廣東式點心使用最多,其特性為筋性差、但可塑性非常良好,產品不易變形,成品有透明感、質地軟糯,最適合蒸類的製品如蝦餃..等,不適合製作煎烙或烤炸類的製品。 (二)、水調麵的製作 水調麵製作的產品有有餡與無餡兩大類,有餡的有水餃、鍋貼..等;無餡的有蔥油餅、油餅..麵條等,但基本的麵糰製作則是相同的,以下特將水調麵的製作說明如下: 1.攪拌: 麵粉加水 (不同水溫 )攪拌或揉成均勻光滑的麵糰,加水有兩種方法 ,有的一次就加入全部水量,也有的將水量分次慢慢的加入,但一個原則就是要加適量水份,以攪拌出一個軟硬適當的理想麵糰。攪拌又稱為合麵或和麵,古代則稱之為「溲」,也就是用手、工具或機械將麵粉與水拌合 (也稱調合、攪拌 ),再經過攪、揉、搓、摔、揣、抻、搗或壓的動作,將兩者組成一均勻而光滑的麵糰,標準麵糰要有三光標準,就是揉麵的手要光 (不沾手 )、桌面要光 (不沾桌 )、麵糰要光滑。揉麵中可以鬆弛再揉,麵糰比較容易揉的光滑均勻。 2.鬆弛: 俗稱為醒麵,在水調麵中稱鬆弛比較合適,因為麵糰經過攪拌後,會形成很強的麵筋,彈性好不易成型,故將攪拌後的麵糰放置一段時間,使麵筋軟化,以利後段的整形操作;而燙麵的麵糰因麵筋比較弱,鬆弛則使麵糰溫度降低,吸水更加的均勻。一般鬆弛的時間約 10 ~ 30 分即可,但也沒有硬性規定。 3.分割: 分割前要先搓條,搓條要緊而光滑,搓條後即可進行所需大小的分割,這種分割俗稱很多,有摘劑或揪劑、挖劑或鏟劑、搯劑或拉劑、切劑或剁劑 -- 等等的稱呼,主要目的是將大麵糰分割成所需之大小,但因麵糰軟硬度不同,有的要用刀切,有的用手搯或拉即可。分割的麵糰大小要一致,整齊的排列,但要預防結皮現象。 4.成型: 分割後的麵糰要進行整型的工作,也是產品製作過程中的最主要步驟。成型俗稱為製皮,不論有餡或沒餡都要成型,沒餡的可用切、壓、拍、攤、按、捍 等手法成型;有餡的則要先操作至薄皮,再包入各種不同的葷、素餡,用手捏、搓、摺、夾、鉗 等手法成型。成型的主要目的是將麵糰整型成漂亮的形態,以利產品銷售,故成型的技術性非常的強,比較富有藝術性,是製作技術的精華。 5.熟製: 成型後的麵糰要進行熟製工作,也是產品製作過程中的最後一道手續。 英文大綱 教學方式 分組討論, 實務操作, 評量方法 實作評量, 課程參與度(出席率), 指定用書 米麵食學術科教戰手策 參考書籍 先修科目 教學資源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