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
第十九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
补体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或某些细胞膜上的具有酶样活性、不耐热的糖蛋白。补体不是单一成分,其在功能效应上是以连续反应的程序进行的,故又称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广泛参与机体的抗感染防御反应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放大系统。补体的存在与抗原性异物的刺激无关,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疾病发生时,补体的含量及其活性可发生改变。因此,补体含量与活性的检测,对机体免疫状态的评价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概述
一、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
(一)补体成分的含量: 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 β球蛋白, C1q、C8 等为 γ 球蛋白, C1s、C9 为 α 球
蛋白。 C3 含量最高。
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通常 a 为小片段, b 为大片段,但 C2a
为大片段, C2b为小片段。 补体各成分活化后不参与溶细胞过程的裂解片段, 同样具有其他对机体利弊兼有
的生物学活性,故裂解片段的测定,一方面可反映机体补体的活性状态,另一方面也是某些疾病诊断不可
或缺的指标。补体系由非均一的细胞群体产生,在排除补体消耗太多的前提下,补体缺陷也可反映这些细胞的状态。体内合成补体成分的部位和细胞有多种,以肝脏、脾脏、小肠等组织和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血小板等细胞为主。
(二)补体的理化特性: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加热、紫外线照射、机械振
荡、酸碱和酒精等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在 -10 ℃活性保持 3~ 4 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
56℃ 30 分钟灭活(灭能),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标本保存应置于 -20 ℃ 以下。
二、补体的活化途径
补体蛋白通常以活化蛋白前体存在于体液中,在不同激活物的作用下,补体各成分可循不同的途径依
次被活化,形成一系列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活性,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
经典途径:以抗原 - 抗体复合物结合 C1q启动激活,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2.MBL 途径:是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途径。其诱导物或激活剂是机体的炎症
反应急性期时相性蛋白产生的 MBL和 C 反应蛋白等,后者与病原体结合而启动绕过 C1 的 MBL途径。
3. 旁路途径:是通过微生物表面等膜性物质, 从 C3 开始 ,由 B 因子、 D 因子参与激活过程,也称第二
途径、旁路途径。这种激活方式不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形成, 在感染早期可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机制。
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首先活化和发挥作用的补体途径,是不依赖抗体的旁路途径和 MBL途径。而在
特异性抗体产生时,经典途径方可发挥作用。
第二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
血清补体总活性的测定,是对 激活后补体 最终效应的检测方法,可借此反映补体的整体功能。 以红细
胞的溶解为指示,以 50%溶血为判断终点,故称 CH50。包括:基于经典途径的 CP-CH50和应用于 C3旁路检
测的 AP-CH50。 CP-CH50是临床常规进行的补体总活性检测项目。 通常述及的 CH50系指 CP-CH50。
一、 CH50测定法的原理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导致溶血。补体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相关,但非直线关系。溶
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 S 形曲线。 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 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 S 形曲线在
必威体育精装版各类医学考试课程联系 Q30%~ 70%之间几乎呈直线, 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因此,实验常以 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它比 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 50%溶血实验,即 CH50。
二、 CH50测定方法
红细胞浓度的调整
溶血素滴定
稀释缓冲液:磷酸缓冲液或巴比妥缓冲液等均可用于溶血试验。
4.50%溶血标准管:做 CH50试验时,应同时配制 50%溶血标准管。
5.50%溶血总补体值的计算
三、方法评价与临床意义
CH50测定补体活性,方法简便、快速,虽敏感性较低,但可以满足对血清补体含量测定的要求。影响
补体活性测定结果的因素较多,诸如反应所用的缓冲液、 SRBC的数量和状态、反应温度、 pH、离子强度以及反应容器的洁净程度等。
该法主要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所得结果反映补体 C1~ C9 等 9 种成分的综合水平。如果
CH50测定值过低或者完全无活性,应考虑补体缺陷;可再通过 C4、C2、 C3和 C5 等单个补体成分的检测,
区别是否因某一成分缺乏所致,以便做出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