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275-2003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pdf

  • 297
  • 0
  • 约2.5万字
  • 约 16页
  • 2019-04-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3-08-25 颁布
  •   |  2004-02-01 实施

GB/T 19275-2003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83.080.01 G 3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s/T 19275-2003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 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 Evaluationofthepotentialbiodegradabilityanddisintegrationof plasticmaterialsbytheactionofthespecificmicroorganisms I(SO846:1997Plastics-Evaluationoftheactionofmicroorganisms,NEQ) 2003-08-25发布 2004-02-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GB/T19275-2003 .‘‘. 前 曰 本标准非等效于ISO846:1997材《料— 微生物作用下行为的评价))(英文版,第二版)。国际标准 ISO846是由ISO/TC61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取代了第一版 (ISO846:197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生物分解材料工作组在1996年~2002年间进行了一系列 实验室试验,用于检验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48)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市绿维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负责起草,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 司、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丹海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金鹰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高新 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云宣、孔 力、陈家琪、李金惠、王世和、陈学军、杨惠娣、张先炳、刘嘉藩、 徐凤霞、刘彩霞、叶新建、毛国玉。 GB/T19275-2003 日I y J I R 在一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能在材料的表面生长繁殖,它们和/或它们的代谢产物可能破 坏材料本身,并影响其中添加物如增塑剂等的耐久性,从而引起材料的分解和崩解。 微生物在材料上的作用包含以下两个过程: 直接作用:微生物将材料作为生长所需营养源而破坏材料; 间接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材料的影响作用如变色或更进一步的破坏。 这两种作用直接表现为材料表面生长微生物、本身质量损失和物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引起材料的分 解和/或崩解。 为了评价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的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 解和崩解的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 ISO846:1997中采用的试验菌种为国外菌种,而本标准为了方便国内实验室在试验中获得菌种及 考虑到多数材料在国内使用时其接触到的主要为国内菌种,因此本方法标准中采用了与ISO846中同 类同名的国内菌种,标准应用的菌种编号采用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编著的中国菌种目录 中的编号。 .告:微生物的操作和处理存在可能的危险,其要求可靠的技术能力,并应符合国家的立法和规定。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此试验。消毒、培养和个人卫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GB/T19275-2003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 范围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