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的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识别
诊断肿瘤起因
药物输送
报告肿瘤位置
肿瘤细胞死亡报告
抗癌藥劑對实體癌部位置的選擇性輸送
癌細胞的EPR效應
1986年,日本熊本大學前田浩教授提倡EPR效果(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應) 。
EPR效應,即是癌細胞會分泌比正常細胞多的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造成腫瘤組織附近血管比起正常的血管物質滲透性高,因此分子體積大的高分子化合物更能滲透、經過癌組織。加上癌細胞破壞淋巴系統,造成高分子化合物停留在腫瘤組織附近時間較長的現象。
被動的(passive)特定目標藥物比較能將血液中的藥物送入癌細胞中。因此,自1986年以來,對固體癌細胞的特定目標藥物,就從以前對抗原-抗體反應的積極性特定目標藥物,改用抑制肝臟、腎臟代謝或運用徐放的被動特定目標藥物而出現了新的開始
癌細胞的特定目標療法-內包藥物的高分子微脂
將內包阿霉素的高分子微脂之水溶液輸入移植了人類大腸癌細胞的老鼠身上後,由於EPR效果而使得癌細胞內阿霉素堆積比在只是輸入阿霉素的狀況下高出幾十倍,被卻認為具有高抗癌效果。
高分子微脂系統,對於cisplatin及其他難以溶於水性質的抗癌藥劑也很容易適用,是使用性很高的系統。
本系統也研究基因治療材料,使得包住治療用蛋白質的基因能內包於微脂當中,並能有效率的搬運至目標細胞內。
纳米技术与肿瘤诊治
2005级 唐 伟
导 师 赵宗保
2006.5.16
Seminar I
一 纳米技术概况
二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三 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四 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一、纳米技术概况
纳米:1 nm=10-9 m
纳米技术:在1-100 nm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
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
研究对象在尺度上的匹配
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
提高该系统的性能,节约成本
纳米单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提高药物输送以及利用的效率
纳米材料的特点
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分子马达
纳米机器人
光纤纳米传感器单细胞分析
……
二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二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三 、纳米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微小探针技术
纳米生物细胞分离技术
纳米细胞检疫器:纳米秤
纳米激光
……
陈汝福,陈积圣.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癌症. 23, 12 (2004): 1714-1716
Tuan和其同事研制的纳米探针,探测单个活细胞的纳米传感器,当它插入活细胞时,可探知会导致肿瘤的早期DNA的损伤。
微小探针技术
Kasili PM, Vo-Dinh T. J Nanosci Nanotechnol. 5,12(2005): 2057-62
三、纳米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纳米生物细胞分离技术
三、纳米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纳米载药微粒
纳米基因载体
纳米无机材料
纳米疫苗
……
磁介导热疗
纳米载药微粒
尺度:直径10~500 nm的固态胶体粒子
构造:药物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 或通过吸附、耦合作用位于粒子表面
特点:长循环、缓释、靶向
纳米微粒 长循环 靶向、缓释
物理化学导向
生物导向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利用药物载体的磁性特点,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纳米载体将富集在病变部位,进行靶向给药。
纳米载药微粒:物理化学导向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PEG-FA包裹的磁性纳米材料及其与BT-20细胞的结合能力
Y Zhang, J Zhang. J Colloid Interf Sci, 283 (2005): 352–357
修饰后的纳米磁性材料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利用抗体、细胞膜表面受体的专一性作用,将配位子结合在载体上,与目标表面的抗原性识别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药物能准确地作用于目的细胞。
纳米载药微粒:生物导向
X X He, X Lin, K Wang, W Tan. J Nanosci Nanotechol.1( 2004): 235-254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纳米基因载体
肿瘤的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强、转染效率高的基因载体,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
纳米基因载体:缓释药物、靶向输送、保护核苷酸、毒性小
脂质体基因载体
树状多聚体的基因载体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表面正电荷与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