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梦令--汤洁.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读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西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归路: 兴尽: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 * * 红塘小学 高可琴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1、词,是一种诗歌体裁,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2、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词简介 常记:常常记起 小溪边的凉亭。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大醉。 回来的路。 兴致得到满足。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美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写出了什么? “不知归路”写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读句子,说意思。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读句子,说意思。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地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词赏析】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事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5)为什么会误入?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词人的一次郊游 不是,“常记” 夏天,“藕花深处” 不是,“争渡” “沉醉” 有趣,值得回味 常 记 地点: 溪亭 时间: 日暮 事件: 醉归 情节: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景致: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白鹭 晚霞 诗情 画意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收集有关“李清照”其它的词并摘抄其中的一两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2.你能从“绿肥红瘦”一句中体会出词人对枯萎消瘦的海棠花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3.请你给我们描述词中所表现的情景。 4.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