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同仁堂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分析解析作业四综合分析解析文档
一、公司概况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二、杜邦分析法
对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杜邦财务分析体系(Du Pont System)是其中的一种。
如图1所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从图1得知: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周转能力、成本费用结构以及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结构等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只有把这个系统内各个因素的关系安排好、协调好,才能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最大,从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以下是同仁堂2006年度、2007年度的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具体见表1: 表1:基础数据表 单位:元
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开发支出
-
-
流动性资产
2,574,163,371.62
3,007,190,421.08
非流动性资产
1,247,862,067.94
1,187,486,137.08
资产总额
3,822,025,439.56
4,194,676,558.16
专项应付款
-
-
负债总额
862,901,655.51
814,329,930.71
净利润
156,021,181.90
312,600,536.65
营业收入
2,396,505,176.00
2,702,850,939.13
营业成本
1,428,898,892.00
1,613,257,135.37
资产减值成本
-
-
投资收益
1,158,437.13
2,798,950.61
基于以上基础数据,按照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计算各具体指标,结果见表2: 表2:杜邦财务分析各项指标
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项目
资产负债率
0.23
0.19
权益乘数
1.29
1.24
销售净利率
0.07
0.11
总资产周转率
0.63
0.67
总资产净利率
0.04
0.07
净资产收益率
0.05
0.09
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具体分解分析: (一)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由图1及表2得知: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006年:0.05=0.04×1.29 2007年:0.09=0.07×1.24 经过分解得知,同仁堂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06年的0.05增加至2007年的0.09,净资产收益率的改变是由于资本结构的改变(权益乘数下降),同时资产利用和成本控制出现变动引起的。企业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或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和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些指标对公司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下面继续对总资产净利率进行分解:
(二)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006年:0.04=0.07 ×0.63 2007年:0.07=0.11 ×0.67 经过分解表明,总资产净利率的上升是营业净利率上升及总资产周转率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资产的利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显示出比前一年较好的效果,表明该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在增加。下面接着对销售净利率进行分解:
(三)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2006年:0.07= 156021181.90÷2396505176 2007年:0.11= 312600536.65÷2702850939.13 该公司净利润及营业收入2007均比2006年有所提高,是因为净利润和销售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净利润增长幅度达到了100%,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12.78%,分析其原因是成本费用控制的比较好,从表1可知,营业成本从2006年到2007年增加的幅度为12.90%,与销售增加的幅度大致相当。下面从成本角度进行分解:
(四)全部成本=制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90后员工管理文档.pdf
- 90题会计分录答案文档.doc
- 100个可免费注册的b2b外贸平台网站文档.doc
- 111农村政策法规pdf文档.pdf
- 115.文件的权限管理2文档.pdf
- 134at2008103115315832594文档.ppt
- 200毕马威--财务分析解析培训文档.ppt
- 200亩黄栀子种植投资分析解析文档.pdf
- 202年下秋会计基础(第四章)文档.ppt
- 485完整通讯协议文档.pdf
-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41126-江海证券-13页.pdf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年度报告:电源侧投资开花结果,与成长风格共振-241125-国金证券-31页.pdf
-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本周市值超7000亿创历史新高,高波动性需要关注-241124-开源证券-13页.pdf
- 2025年度宏观展望:经济边际好转,政策有望继续加码-241126-上海证券-37页.pdf
- 化妆品与日化行业年度报告:品牌强化,把握产品生命周期,情绪消费引领市场-241125-国金证券-22页.pdf
- 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换购出口拉动总需求,AI应用带来新机遇-241124-浙商证券-38页.pdf
- 包装水行业深度:行业竞争加剧,看好龙头长期成长空间-241129-国联证券-27页.pdf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供给侧改革引领化工牛市-241126-开源证券-19页.pdf
- 固定收益定期报告:配置盘力度减弱-241124-国投证券-10页.pdf
- 固定收益专题:2025机构行为与供需展望,从债券供需看资产荒-241128-国盛证券-15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