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重点整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机构 名称 药物类型 作用(临床应用) 代谢方式 手性 理化性质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物 分类: 苯并二氮杂卓类 巴比妥类(丙二酰脲的衍生物) 非苯二氮卓类GABAA受体激动剂 地西泮 ★★★ 苯并二氮卓类 镇静、催眠、安定、抗惊厥、肌肉松弛 机制:苯并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代谢途径:C-3羟基化 得到 替马西泮 奥沙西泮(N-去甲基) 异戊巴比妥★★ 巴比妥类 镇静、安定、催眠、抗惊厥 机制:抗去极化阻断剂 唑吡坦 非苯二氮卓类GABAA受体激动剂 结构:咪唑并吡啶 机制:苯并二氮卓ω1受体亚型激动剂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 苯妥英钠 ★★★ 乙内酰脲类(环内酰脲类) 抗癫痫 机制:肝酶强诱导剂 区别巴比妥类药物: 与硝酸盐(HgCl2)成白色沉淀,不溶于氨试液 乙内酰脲结构: 与碱加热,分解产生二苯基氨基乙酸和释放氨气。 卡马西平 ★★ 二苯并氮杂卓类 抗癫痫(癫痫大发作和综合性局部性发作) 代谢物仍有活性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噻吨类,丁酰苯类,二苯并二氮卓类,取代苯甲酰胺类 盐酸氯丙嗪 ★★★ 吩噻嗪类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大剂量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和人工冬眠 通过异丙嗪副作用发现的药物 代谢:(5个) 硫原子氧化,N-氧化,苯羟基化,侧链氧化和去N-甲基化 氯哌啶醇★★ 丁酰苯类 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 二苯并二氮卓类 抗精神病药 第四节 抗抑郁药 氟西汀 ★★ 抗抑郁病 机制:选择性-5-羟基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盐酸丙咪嗪 ★★★ 二苯并氮杂卓类 抗抑郁病 三环类化合物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第五节 镇痛药物 盐酸吗啡 ★★★ 镇痛药 镇痛作用 镇咳,镇静,临床用于抑制剧烈疼痛 机制:阿片受体激动剂 5个手性碳 盐酸哌替啶(杜冷丁) ★★ 哌啶类(合成镇痛药) 镇痛 机制:阿片μ受体激动剂 盐酸美沙酮 ★★ 氨基酮类 镇痛(用于剧烈疼痛,镇咳,脱瘾疗法) 机制:阿片μ受体激动剂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机构 名称 药物类型 作用(临床应用) 代谢方式 手性 理化性质 第一节 拟胆碱药 氯贝胆碱 ★★ 拟胆碱药 治疗胃肠道或膀胱功能异常 机制: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 溴新斯的明 ★★★ 治疗术后腹气胀,重症肌无力和尿潴留 机制: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第二节 抗胆碱药 硫酸阿托品 ★★★ 抗胆碱药 机制:茄科生物碱M受体拮抗剂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 ★★★ 临床上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 含邻苯二胺结构 易氧化变质 机制: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代谢 1. COMT(儿茶酚-o-甲基转化酶) 2. MAO(单胺氧化酶) 麻黄碱 ★★ 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 机制: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1.苯环上不带酚羟基 2.为左旋体(1R,2S) 3.伪麻黄碱毒性特别大 第四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分类:乙二胺类,氨基醚类,哌嗪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啶类 马来酸氯苯那敏 ★★★ 丙胺类 抗过敏 机制:H1受体拮抗剂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 盐酸普鲁卡因 ★★★ 苯甲酸酯类 局部麻醉 易水解,易氧化 芳伯氨基在稀盐酸下,与亚硝酸钠生成重氮盐,加入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猩红色偶氮颜料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机构 名称 药物类型 作用(临床应用) 代谢方式 手性 理化性质 第一节 β受体阻滞剂 盐酸普萘洛尔 ★★★ 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 机制: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 构效: 硝苯地平 ★★★ 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临床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各型心绞痛等。对充血性心衰亦有效。 口服吸收 肝代谢 第三节 钠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 ★★★ 钾通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 碘代化合物,加硫酸加热分解氯化产生紫色碘蒸汽 甲亢病人不能服用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卡托普利 ★★★ 降血压 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氯沙坦 降血压 机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三部分组成: 四氮唑环,联苯,咪唑环 第五节 NO供体药物(血管内皮舒张因子) 硝酸甘油 ★★★ NO供体药物 心绞痛 第七节 调血脂药 洛伐他汀 ★★★ 调血脂药 机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1.在红曲霉菌和土曲霉菌中发现。 2.前药,内酯环水解后才有活性 3.美国第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机构 名称 药物类型 作用(临床应用) 代谢方式 手性 理化性质 第一节 抗溃疡药 H2受体拮抗剂 咪唑类 呋喃类 噻唑类 哌啶甲苯咪类 质子泵抑制剂 西咪替丁 咪唑类 抗溃疡药 机制:H1受体拮抗剂 盐酸雷尼替丁 ★★★ 呋喃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