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诊断学脉诊(简).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濡脉 1、脉象特征:浮、细、软。 2 、临床意义:主诸虚,又主湿。   切 诊 * (18) 弱脉 1、脉象特征:沉、细、软。 2 、临床意义:主虚 * (19) 微脉 1、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2、临床意义: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切 诊 * 相 兼 脉 概念:两种以上的脉同时出现称为相兼脉 主病----各脉所主病之总和。 浮数脉 浮(表)+数(热) =表热证 切 诊 * 真脏脉 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   偃刀脉、弹石脉   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   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 切 诊 * 二、 按 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一)按诊的方法:触、摸、按、叩。 (二)注意事项 态度认真、举止大方,遵守医德; 手法轻柔、熟练敏捷,避免刺激; 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密切观察。 * 按肌肤 按胸胁 按脘腹 按俞穴 二、按诊的内容 * 1、按 肌 肤 辨寒热 肌肤热而喜冷——阳证、热证; 肌肤冷而喜温——阴证、寒证。 察润燥 肌肤湿润——汗出或津液未伤; 肌肤干燥——无汗或津液已伤。 * 按尺肤 “尺肤”: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一段皮肤。   尺肤缓(松弛)—— 主热   尺肤急(绷急)—— 主寒   尺肤热甚   —— 主热病   尺肤凉    —— 主阳虚   尺肤柔润温和 —— 气血调和   尺肤干涩   —— 津枯,气血虚 * 2、按 手 足 辨手足冷热 俱冷——阳虚或阴盛; 俱热——阴虚或阳盛。 辨手掌冷热 手足心热——内伤发热; 麻疹患儿,中指尖独冷——发疹。 * 3、按胸胁 (1)按虚里:虚里(心尖搏动处) 正常--动而不紧,缓而不急。 异常--微弱:宗气虚;      其动应衣:宗气外泄。 * 4、按腹部 辨疼痛:拒按——实; 喜按——虚; 辨腹胀:叩之浊音-实证 叩之空声-实证 辨肿胀: 有波动感-水臌;无波动感-气臌。 辨虫积:指下如蚯吲蠢动 * 5、按 俞 穴 对病位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肺病:中府、肺俞、太渊; 肝病:期门、肝俞、太冲; 胃病:胃俞、足三里; 肠痈:右下腹压痛,阑尾穴压痛。 切 诊 * * * * * * * * * * * * * * * * * * * * ?????脉 诊  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 种诊察方法。 切 诊 * 脉诊简史 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三部九候论”。 3、《难经》“独取寸口” 4、张仲景:“平脉辨证” 5、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6、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7、李士材:著《诊家正眼》,记载28种脉象 8、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记载十怪脉 切 诊 * 一、脉诊原理(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 2、脉管: 条件 3、气血:物质基础 4、其他脏腑: 肺 脾 肝 肾 切 诊 * 二、诊脉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   上部(头)天 、地、人 中部(手) 下部(足) 2、寸口人迎诊法 3、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溪 切 诊 * 4、寸口诊法: 见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脉经》 切 诊 * 寸关尺的定位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切 诊 * 寸口分属脏腑 左寸口 寸—心、膻中 右寸口 寸—肺、胸中 关—肝、胆 关—脾、胃 尺—肾、小腹 尺—肾、小腹 切 诊 * 三、诊脉的方法 诊脉时间: 平旦最好---气血平静 随时可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xy_1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