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诊问诊.ppt
第三节 问 诊 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借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在《景岳全书》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修订后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俱占验。 一、一般问诊 1.问一般情况 指问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民族、职业、籍贯、现在住址等。临床意义:既便于书写病例,又可以作为诊察疾病的参考。 2.问主诉 主诉即主症,是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或前来就诊的原因,以及发病的日数。了解主症可以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判断病位的所在。然后围绕主症询问有关兼症,进行分析。 3.问现病史 现病史是此次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部经过,以及现在的症状,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4.问既往史 既往史是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往往与现病有关,可作为诊断现病的参考。 5.问家族史 家族史包括病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和曾患过何种疾病。 二、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又称为“问现症”,重点是询问与中医辨证关系密切的方面(如“十问歌”的内容)。问现症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因此也是问诊的重点内容。中医学对现症的问诊极为重视,所问内容也极为详细,对各种症状的临床意义有深刻认识。 在问诊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有侧重的询问。首先要详细询问主症的特征,如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和发作时间等;其次是询问伴随主症而出现的兼症,还要了解全身的情况,只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一)问寒热 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寒热的感觉。因寒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所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辨证的重要依据。 1.寒热的含义:是阴阳盛衰的表现。 2.寒热的分类:寒热在临床上分四种。 1.寒热的含义 寒:是指病人怕冷的主观感觉。 ① 恶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多由外感寒邪所致。 ② 畏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临床多由内伤久病,阳虚不温所致。 热:是指体温升高,或病人自感发热。 ① 高热:身壮热,肌肤烙手,持续不退。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正胜邪盛所致,其病属实。 ② 低热:病人自感发热,肌肤温,多在午后或夜间尤甚,体温微高或不高.多因脏腑衰弱,正气亏虚所致,其病属虚。 2.寒热的分类 (1) 恶寒发热:是指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体温升高。 恶寒,是由于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所致;发热,是正邪相争,阳气不得宣发所为。其特点是,恶寒与发热并见,发热持续而不间断。 ① 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由外感寒邪所致。 ② 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证,由外感热邪所致。 ③ 发热轻,恶风自汗:为表虚证,由外感风邪所致。 (2) 但寒不热:即病人只感寒,而无发热。根据发病缓急可分以下情况。 ① 虚寒证:久病体弱,肢冷微寒,脉沉迟无力。由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肤所致。 ② 实寒证: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多寒邪直中所致。 (3) 但热不寒:即病人只感发热而无怕冷之感。按症状可分以下情况。 ① 壮热:病人身发高热,持续不退,属实热证。临床可见面红赤,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 ② 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临床常见的有阴虚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 ③ 微热:轻度发热,热势较低,多在37℃-38℃之间。常见气虚发热、 小儿疰夏、阴虚发热。 (4)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① 少阳病:寒热交替,发无定时,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脉弦等症。由邪气停于半表半里所致,属少阳证。 ② 疟疾:寒栗与壮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兼见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由疟邪潜伏膜原所致,属疟疾病。 (二)问 汗 汗是由阳气蒸发津液从玄府而出。它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过剧、进食辛热、衣被过厚情况下,可有汗出,属于生理现象。 病理性的汗出与无汗,与病邪的侵扰与正气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通过对汗的询问与分析,对辨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有着重要的意义。 询问时应注意:汗的有无,汗出时间,汗出部位,汗量多少。 1.表证辨汗 可辨别外邪的性质与营卫正常与否。 (1) 表证有汗: ① 兼见发热恶风,脉浮缓,主外感风邪,属表虚证。 ② 兼发热、鼻塞流涕、咽痛,汗出,脉浮数。为外感风热之邪属表热证。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