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之欲罗兰·巴尔特的解构论美学-学报编辑部-华南农业大学.PDF

中性之欲罗兰·巴尔特的解构论美学-学报编辑部-华南农业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2015年第2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14卷)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中性之欲”:罗兰 ·巴尔特的解构论美学 金松林1,2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2.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安庆246133) 摘 要:“五月风暴”以后,罗兰 ·巴尔特积极融入解构主义潮流,努力扮演文化反叛者的角色。具体策 略就是以“中性”作为方法,瓦解语言结构中的聚合关系以及因聚合关系和多格扎而产生的话语权力。 然而,在吸收怀疑论思想、即在话语伦理学中将中性和传统怀疑论结合起来以后,巴尔特思想解构的力 度明显削弱,他逐渐沦为空想主义者。编织个人节奏性生活的乌托邦,成为他晚年的理论梦想。 关键词:罗兰 ·巴尔特;中性;权力;话语伦理学;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15)02-0141-06   在法国,1968年春天所发生的事件对于左派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老一辈思想家西 蒙 ·德 ·波伏娃、让-保罗 ·萨特、亨利 ·列斐伏尔、莫里斯 ·布朗肖以及更为年轻的埃德加 ·莫 兰、吕西安 ·戈德曼、雅克 ·拉康纷纷走上街头与学生并肩战斗,而罗兰 ·巴尔特早年虽自诩为马 克思主义者,但在波涛汹涌的革命大潮中却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这让学生十分恼火,有人在学校 [1] 走廊上贴出大字报:“巴尔特说:‘结构不上街’;我们说:‘巴尔特也不上街’。” 这条迅即传播开 来的标语不仅将巴尔特置于伦理的困境,而且宣判了结构主义的死刑。事实证明,时代的风向变 了,一切都遥不可及。在《1940年至1974年的法国左派史》中,弗朗索瓦-乔治 ·德雷福斯将这一 [2] 转变形容为“反叛者的文化表演” 。 一、中性作为方法 在后期作品中,巴尔特将西方文化概括为一神教(Monotheism)体系,即各种形而上学的语义逻 辑。他认为自柏拉图开始的整个西方哲学,都是以这种假设为前提,即所有语言符号都从属于语 言之外的某种观念或意图,而这些观念或意图不但独立于语言、表达媒介而存在,还由此构成了感 知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等等之间的对立体系,而语义始终居于中心地位,语言不过是一种表达工具 而已。早期,他提出“零度写作”目的不仅仅在于批判萨特介入论的文学观,将文学从意识形态的 桎梏中解救出来,更在于确立语言符号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位置,或者说,作家不再是为文学写 作,而是为了凸显语言符号作为能指的价值。“比较说来,零度写作基本上是一种直陈式的写作, 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称之为非语式的写作;说得更确切一些,它是一种新闻报道式的写作,假 如新闻报道尚未发展出祈愿式或命令式(即情感的形式)的话。这种新的中性的写作置身于各种 呼声和判决的环境里,而又不卷入其中;它的存在主要是由后者的不在所构成。然而,这种不在是 彻彻底底的,它意味着没有庇护之所,没有秘密;因此,人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毫无动心的写作;一 [3] 种纯洁的写作。” 在巴尔特看来,这种俄耳浦斯式的梦想如果能够实现的话,语言就达到了一种     收稿日期:2015-03-01   DOI:10.7671/j.issn.1672-0202.2015.02.01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296)   作者简介:金松林(1978—),男,安徽宿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Email:jinsonglin2005@sina.com 142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第2期 纯等式状态,文学也就挣脱了意识形态和意义的枷锁,人被悬置已久的自由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