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与妻书》教学设计文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语文《与妻书》教学设计文件.doc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本文采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的写作手法。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 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作者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本文采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感悟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 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无数先烈, 为了国家和民族, 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 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在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 的有 72 位革命志士之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 。 二、整体感知 1.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 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侯(今福州) 人。1900 年入福建高等学堂(福州一中) ,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期间阅读了 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 确立了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的革命斗争 思想。1905 年与陈意映结婚。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 背景介绍 1911 年 4 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 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 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 林觉民到香港后, 黄兴留他协助 广州起义。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另一封 给他的妻子。 4 月 27 日,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 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3. 疏通字音、字义 正音 :晤( wù ) 称心( chèn) 彀(gòu)同“够” 肖( xi ào) 旁( bàng)同“傍”恸(t òng) 念( ni àn)同“廿”二十 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揣摩,推测。今义:模仿。 ) 吾 充.吾爱汝之心(古义:扩充,发扬。今义:满,足;冒充。 )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古义:但,但是。今义:用在整数的数词前, 表示次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介词连用,把· ·· 推及到· ··。今义:表并列。 )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古义:所+以,· ·· 的原因,今义:表因果。) 词类活用 :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书”,名词用作动词,“写”的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用作动词, “敬爱”,“ 幼 ”“爱护”。) 当尽.吾意为幸(“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 竭尽。 ) 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 )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 感到快乐。 ) 4.阅读感知 (1)欣赏《与妻书》朗读录音(白话文版,喜马拉雅 FM李进朗诵9 分钟)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体会感情。 (3)请同学们谈一下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作者是怀着悲痛而又复杂的感情来写这封信的, 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但为 了国家、民族,最终选择了离开妻子,投身革命。 (4)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理清全文的思路。 以小组为单位,理清全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 1):遗书的开端,交代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 2-4):信的核心,倾诉爱妻与忍痛别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 5-9):遗书的结尾,表达为革命献身的理想和临别嘱托。 5. 教师小结 本文是作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表现出了革命者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款款深 情。反映出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 福观。 第二课时 三、深入研读 1.复习导入 林觉民作为进步的爱国志士和民主革命者, 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将自己的 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在外,他是一个慷慨激昂的英雄人物;在家,他是一个爱 妻至深的体贴丈夫。外刚内柔,至情至性,他给亲人以温暖和骄傲,给后人留下 一曲荡气回肠的颂歌。 2.作者所表达的衷情是什么 ? 明确: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 “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 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 ,并“敢先汝而死” ,进而慰“汝不必以 无侣为悲”。 3.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 ? 明确: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抒情忆事,进行 深刻的说理,表达了“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