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集 刘伟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走出企业产权改造 的误区 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刘伟访谈录 在 当今 中国学界,刘伟可谓一位骄子 ,不到 岁 已是知名教 授 。学者 的儒雅风度与硬汉的阳刚气质竟在他身上构成和谐 。最 近 ,记者同他就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问题做了一番交谈。 市场经济对财产关系的一般要求 记者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特征 。按照市场经济 的一般要求重塑公有制 的实现形式或企业制 度,便成为我们躲不开的历史性课题 。按照您的理解,市场经济对 财产关系的一般要求包括哪些 ? 刘伟 :市场经济对于财产制度至少存在三方面 的要求 ,或者 说 ,只有具备这三方面特征的财产关系才能进入并适应当代市场 经济 。 首先,市场经济作为等价交换的法权经济,要求产权本身及产 权主体纯粹经济化,不能有超经济性质,否则普遍的超经济强制就 会有深刻 的制度基础 。封建及奴隶时代之所 以有分工却无普遍 的 市场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根本原因便在于对资产的权利不 第 2 页 是单纯 的经济权利 ,而是表现为对超经济 的政治、法律、行政、宗法 权力的依附。无论哪一个社会,只要 占优势的经济成分存在财产权 利上的超经济性质 ,等价交换便无以发生。这也是普遍的国有制下 不存在市场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市场经济中要求资产的运动采取价值形式,或者说将资 产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相分离 ,产权拥有者 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对 价值形态的资产的权利和责任 。这种分离,一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对 资产交易充分性 的要求 ,另一方面满足生产 的具体工艺过程对资 产配置 的技术稳定性 的要求 。市场经济 的交换关系并非是物与物 的易位 ,而是体现为价值一般的所有权的交易和让渡 。这就要求产 权必须有价值形态 的经济界区,否则便不存在市场交换 中的所有 权 易位 的买卖 。以往 以行政权力界定的使用价值形态 的资产界区 不适应市场机制,这也是重要原因。 其三,市场经济运动的趋势要求,越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资 本和技术密集度高的领域,其财产制度越应贯彻三权分离的原则, 即所有权(如股东的持股权 )、支配权(如董事会对其他股东资产 的 支配权 )、管理权(如经理 的管理执行权 )相分离 。这种权 能结构 的 分离,是制度性权利分工。这种分工与生产本身的社会分工进程是 相互吻合的,因而也提高权利运用的效率。 记者:经济上 的“三权分离 ”是一个新提法 。过去提 出“两权分 离 ”时 曾引用 了马克思 的一段话作为依据,“三权分离 ”的提法有无 类似 的令人信服 的依据 ? 刘伟:马克思在分析资本股份制时曾指出,在这里发生了资本 所有权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及管理权相分离。显然,这里不仅是资 本所有权与管理权 的分离,而且包含 了“借贷资本 的所有权 ”(即对 他人资本的支配权 )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马克思还指出,这 种分离最大 的缺陷是使一部分人获得 了支配他人或社会 的资产权 第 3 页 利而又不负责任 的可能。 这种权利分离 、分工所带来 的效率 曾经并且仍然强烈地吸引 着改革者。但这种权利分工有两个历史条件 ,其一是所有权必须是 单纯经济性质且有价值界区的,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分离 ;其 二是分离必须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适应生产的社会分工要求 。在 这两个历史条件上 的含混 ,便是导致改革之所 以同是贯彻权利分 离原则,但却屡屡产生混乱,产生权利与责任的失衡的重要原因。 产 权 改 革 已迈 出三 大 步 记者:改革 年来,产权改革也在逐步深化。按照刚才所说的 “三方面要求 ”,你对改革 的历程作何解释和评价 。 刘伟:我国的改革,在产权制度改造上已走出了三大步 。每一 步前进均体现着 向市场经济对财产制度 的一般要求接近 ,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