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728.ppt

  1.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㈠整体观念 ㈡辨证论治 ㈠整体观念 含义: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整体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所有领域。 “整体”是指完整的个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完整体。“完整”一词的数学概念是不可分的意思。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例: 眼科疾患,可从调治肝(肝开窍于目) 口舌糜烂,可清心泻火(心开窍于舌) 耳鸣耳聋,可益肾补精(肾开窍于耳) ⒊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确定治则治法及方法,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分析、辨别。 证:证候。 论:考虑、讨论。 治:治则、治法 辨证:即辨别、确立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势,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症候的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 论治:是在通过辩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的过程。 论治的过程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遣方用药 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感冒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第一节 防治原则 第二节 治 法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总之: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 阳主动 阴主静 人体中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人体中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一)在发病方面: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既是″阴阳失调″。所以我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盛之病症(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足之症状:阴虚的病症(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而可出现烦躁、生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病状。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常能导致另一方的虚衰即所谓″阳损及阴″。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病的晚期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二)在辨证方面:中医临床辨证首先要辨别″阴阳″,这是辨证的根本。(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属於阳证;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属於阴证。外科疮疡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发展迅速、易溃易愈、溃後脓稠者为阳证;反之,不红不热、平塌陷下,发展缓慢,脓液清稀者为阴证。 (三)在治疗和用药方面: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如中医认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实之,实者虚之”;故阳偏盛畏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用药方面,我国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药物的升、降、浮、沈(一般性能)来分,升、浮为阳,沈、降为阴等等。临床上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