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处理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三淅高速LXTJ-6标项目经理部 PAGE PAGE 1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三淅高速LXTJ-06标项目经理部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0015746 一、危岩体的地质特征 PAGEREF _Toc350015746 \h 1 HYPERLINK \l _Toc350015747 二、水文、气象特征 PAGEREF _Toc350015747 \h 2 HYPERLINK \l _Toc350015748 三、危岩体可能造成滑坡、坍塌等形成的原因 PAGEREF _Toc350015748 \h 3 HYPERLINK \l _Toc350015749 四、处理危岩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PAGEREF _Toc350015749 \h 3 HYPERLINK \l _Toc350015750 五、危岩体的基本特征 PAGEREF _Toc350015750 \h 4 HYPERLINK \l _Toc350015751 六、危岩体的处理方案 PAGEREF _Toc350015751 \h 6 HYPERLINK \l _Toc350015752 七、危岩体处理方案的施工工序 PAGEREF _Toc350015752 \h 6 童子沟特大桥46#墩~48#墩 右幅右侧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 一、危岩体的地质特征 童子沟特大桥所在地隶属卢氏县双槐树乡和五里川镇的交界地段。桥址区域内有一条S331省道可以通往,交通条件较便利。 该桥位于河滩漫滩地形及河谷陡坡地形,桥梁整体沿五里川河纵向展布,多穿插于陡峭山坡坡脚,所处地形变化较大。特别是K27+970~K28+080段呈陡崖状,岩体较破碎,上部外凸形成反坡,且岩石节理裂隙很发育,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的扰动极易造成岩石坍塌,对桥梁施工过程及后期运营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桥址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成因的砾石,缓坡处的残坡积的角砾,碎石、粉土;基岩为中元古界峡河群界牌组的变粒岩及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桥址区钻探揭示自上而下详细叙述如下: ⑴ 人工填土。 ⑵ 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粒岩,中、粗砂充填,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12.8m,主要分布于五里川。 ⑶ 角砾成份为石英岩、大理岩、变粒岩,局部含少量碎石,间隙较多粘性土填充,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13.5m,其主要分布于山体缓坡处。 ⑷ 强风化大理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多为软岩-较软岩。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0.5m,仅分布于卢氏台附近。 ⑸ 强风化变粒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以软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5.4m,分布于桥区内大多数地方。 ⑹ 中风化大理岩:层状构造,节理不发育。以较硬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27.5m,分布于桥台两岸及k27+500~k28+450段的处大部分地区。 ⑺ 中风化变粒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以较软岩-较硬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25.7m,分布于除两桥台大部分地区,为桥址区的主要地层。 桥址岩体中仅发育小型的断层及褶皱,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断裂构造迹象。 桥址区岩体节理面倾斜角为30~60°,岩体破碎-较破碎,岩体软硬不均,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值离散性较大,主要原因沿裂隙面破坏时抗压强度值小,其分布两岸桥台岩体结构类型为破坏破裂状结构,一般具有连续性强、贯通性好的特点。在卢氏台边坡开挖易沿节理面产生崩塌或危岩体,施工时应引起注意。总体而言,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桥址区于K27+970~K28+080段跨越陡坡坡脚,该段自然坡度约500~600,坡向约210,岩层产状2250∠610,发育有3组主要节理分别为J1:2950∠25(1条/m)0,J2:1530∠15(1条/m)0,J3:00∠45(1条/m)0均成微张或闭合状态。 二、水文、气象特征 本标段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2.6~15.1℃,年无霜期为184~22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0.5~845.3mm,其中夏、秋两季(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尤其7、8两个月降雨量较为集中;在空间上降雨量受地形影响,山岭、山峰去降雨量较大,且多表现为暴雨,谷底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降雨量大于8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65.3~1524.2,其中5~8月蒸发量较大,约占全年的60%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89%,平均潮湿度0.41~ 该桥位于河滩漫滩地形及河谷陡坡地形,桥梁整体沿五里川河纵向展布,多穿插于陡峭山坡坡脚,所处地形变化较大,河谷宽110~120m,河床最低标高758m,桥台处地形最大标高852m,地形相对高差94m。五里川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