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5 古诗词三首 一、设计意图: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2.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 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