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生物制史品6生产基本设备与流程
第七章 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设施与流程 一、生物制品制造的原则 1.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是安全的,不应有明显的副作用,无相应的疾病、持续感染和过敏反应。 2.预防用生物制品应具有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能力.类似患病后所引起的免疫效应。 3.预防用生物制品应考虑运输、保存及使用上的方便。 4.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经过国家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包括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证明是有效。 二、生物制品制造的基本条件 1.相应的厂房和动物舍; 三、一般生物制品的生产流程 1. 由国家指定的部门领取生产用菌种或毒种 启封菌(毒)种。 3. 繁殖菌(毒)种 检验纯度、接种于制苗的培养基、 动物或细胞或胚胎。 8.签发合格通知交成品库 9.包装 10.发运出厂、使用。 四、菌(毒)种的选择 1. 菌(毒)种的重要性: 是疫苗生产的根本 是对制品质量的直接保证。 2. 菌(毒)种的选择原则: 安全性:毒力能灭活或毒力低 免疫原性良好 遗传学稳定 无致癌性 生产适用性。 3. 注意事项 我国现有用于生产的菌(毒)种,都是经过研究单位进行大量研究之后选出的。 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规定,凡经部、省(自治区)发给批准文号的产品,生产所需的菌(毒)种,由中监所或中监所委托分管的单位供应。 制造用的病原微生物,必须按规程要求经过选择和鉴定后、符合标准的方得用于生产。 (一)菌种 总则: 制造死苗:标准强毒株,其免疫原性良好。 制造活苗:经过严格审查、鉴定的弱毒或无毒菌株,其毒力稳定,形态特征典型,不易变异,血清型与当地流行的相同。 1. 菌种来源: (1)历史清楚:流行地区、动物种、流行资料清楚,分离鉴定资料完整,传代、保存、生物学特性检查方法明确。 (2)生物学性状明显:以便易于鉴别。如培养、电镜、免疫、病理变化等。 (3)遗传学性相对纯一和稳定:在生产中也经常挑选、纯化、克隆化等。 (4)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优良:在生产中也通常通过浓缩、提纯、导入佐剂等方法改善。 (5)毒力在规定范围内。 2、菌种鉴定: (1)形态及培养特性检查: (2)血清凝集试验: (3)毒力鉴定: 强毒株——本动物、试验动物的致死剂量、死亡率 弱毒株——致死与不致死的剂量范围等。 例:《麻疹活疫苗规程》部分 每批至少10只成鼠(15~20g),脑内接种0.03ml和腹腔接种0.5ml,观察21d,至少有原接种小鼠80%成活,并且无一小鼠呈现因病毒种子中外源性传染因子感染,则试验合格。 所有死后24h后或有症状的小鼠均应解剖接种5只,观察21d 。 (4)免疫原性鉴定(免疫力试验): 用于制造菌苗的各菌种,按各自的制造方法制成菌苗,免疫实验动物,经过1~3周后,攻击致死剂量或若干致死剂量的强毒菌,观察动物发病、死亡和保护等情况。 菌种抗致死量强毒越多,保护率越高,免疫原性越好。 保护率一般应能达50~80%小鼠成活,各制品的指标各不相同。 (5)稳定性试验: 制造弱毒活苗的菌种,要特别注意其毒力是否稳定 在培养基上传20~30代后,其菌落形态无变化、毒力不明显增强,免疫原性不减弱,则初步认为是稳定的。 接种动物传代5~10代后,其毒力不增强则稳定。 (6)毒性试验: 按规定制成死苗——注射小鼠(15~18g)(不加入防腐剂),注射后3天,小鼠体重不应有降低。7天后增重不少于对照组60%增重,且不得有死亡。 (二)毒种 通过动物、鸡胚胎或细胞(CPE、蚀斑)来进行鉴定,依据各自的致病力及特定的组织的含毒量和对动物的免疫力作为选择和鉴定的标准。 (见例) 例1、猪瘟毒株 猪瘟兔化弱毒株 接种家兔 经过一定潜伏期 出现定型热而无明显可见的症状。 例2 新城疫病毒 鸡新城疫I系弱毒株 接种10日龄鸡胚,在24~72h内死亡,胎儿有明显的病变,红细胞凝集价为1:80~1:320。接种2~4月龄健康莱航鸡无不良反应为合格。 1.无菌试验 2.病毒毒力 3.纯毒试验。 五、菌苗制造 (一)细菌的培养繁殖 制造(活菌苗、死菌苗)首先要大量繁殖细菌,在繁殖时依据其特性进行需氧、厌氧培养,其又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在50年代后逐渐发展为液体培养基大罐通气培养,它适合工厂大量培养或连续培养制造菌苗。 培养罐以不锈钢或耐酸搪 瓷罐为主体,装有:搅拌、 通气、测温、测压、测PH、 测溶解氧等。 五、菌苗制造 (二)细菌灭活苗 1. 将强菌株的纯培养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使之失去活力,再加入防腐剂或加入佐剂制成。 2. 此类疫苗安全,但疫苗用量大,局部有反应。 五、菌苗制造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