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史 革命史观: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并走向胜利的历史。 近代化史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化启动和曲折发展的历史。 整体史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打破封闭状态,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 文明史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传统农业社会逐步解体和瓦解的历史。 文明史观 纵向 横向 0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 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文明 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 传统农业到工业 自然经济到市场 专制到民主 人治到法制 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理性 文明史体系(范式) 生产力范式 现代化范式 整体史范式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市场化) 文化现代化(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城市化) 世界由分散到整体 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 《高中文科解题技巧》目录第一编?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系列第一讲?如何审题 第二讲?答案源自何处杀技一:抄材料 绝杀技二:背课文 绝杀技三:问题转换 绝杀技四:移花接木 第三讲?如何组织答案绝杀技五:一分为二(评价类试题) 绝杀技六:多角度(原因、影响、意义类试题) 绝杀技七、历史小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012-2013-2014年全国课标卷第41题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 第四讲?如何落笔才能得高分 第五讲?历史分析题“公式”答题模式 第六讲?部分知识的规律性总结 第七讲?笑傲考场策略 第二编?高中历史新课标二轮复习提要A:通史体例?时序编第一?讲中国古代史 第二?讲中国近代史(上) 第三?讲中国近代史(下) 第四讲?中国现代史 第五讲?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阶段特征 第六讲?世界古代史 第七讲?世界近代史 第八讲?世界现代史第九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阶段性特征B:通史体例?纵横对比篇第十讲?古代希腊罗马?夏商周?秦汉 第十一讲?欧洲的中世纪?隋唐?宋元 第十二讲?欧洲迈入近代文明?明清 第十三讲?欧洲工业时代?晚清半殖民地时代 第十四讲?欧洲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第十五讲?20世纪上半期:动荡的中国与世界?第十六讲?20世纪下半期: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全球化?第十七讲?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第三编?历史与历史观 第一讲?文明史观 第二讲?现代化史观 第三讲?全球史观 第四讲?社会史观 第五讲?生态史观 第六讲?其他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第四编?通史体例整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第五编?考试大纲 第六编?解题技巧分类指导 第七编?附录淘宝链接/item.htm?spm=a1z10.1.w137644-124644142.15.f5YLeOid=14834545664 ——拍下折扣价135元包邮没有支付宝或网银者,可以到邮政储蓄银行,把书款汇兑至冯红玲,卡号:6210-9850-6101-0759-090。然后把收货地址编辑短信可,快递发货。 八·完善答题技巧 学会科学答题 训练的基本要求 选题“精” 讲解“透” 训练“实” 试题可以从现成的资料上去选取,但有必要进行二次加工,使试题渗透着教师自身对教学的思考。在讲评试题时,不仅要讲答题思路,同时也要讲命题意图,特别对涉及试题严谨性、科学性、导向性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讲清弄明,不留疑点;要关注细节,在思维的模式化和答题的规范性上做好文章;要加强反馈,及时发现教学或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 “三讲”与 “三不讲” “三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 ——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 ——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 的点拨)。 “三不讲”——过易的问题(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 ——过偏的问题(超越教学深度的问题) ——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 答主观题的基本方法(六个公式) ⑴历史背景、原因=主观(内因)(经济、政治、思想)+客观(外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经济、政治、思想)+直接→根本原因 ⑵历史特点=宏观特点(趋势、规律)+内在特点(产生的原因、目的、性质、过程、特殊性等)+外在特点(历史地位、发展状况、历史影响等) ⑶性质=属性+任务+结论 ⑷影响(积极、消极)、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⑸评价=【两点论(进步+局限 、主观+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