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在唐代下移以太平广记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lO年第12卷第5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5¨V01.12.20lO ofChaohu GeneralserialNo.104 总第104期 Joumal College 玉文化在唐代的下移 ——以《太平广记》为例 李忭玉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太平广记》里有七篇记载唐代玉器的小说,通过文献的记载,我们了解到,中晚唐时 期,玉器在经济、宗教、政治方面的功能逐渐衰退,而审美功能日益加强。玉文化在由神玉向 民玉下移的过程中,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关键词:《太平广记》;玉文化;下移 中图分类号:1206;K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0)05—0124—05 中国是崇尚玉文化的国家。中国人把玉看作 分为巫玉阶段(距今10000—4000年)、王玉阶 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人神心灵沟通的工具,从 段(夏商周——清)、民玉阶段(宋——清)。③中晚 而使玉具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因此,玉所派 唐时期的玉文化一方面作为传承性的生活方式, 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 与传统文化发生血缘联系,一方面又在传承性的 的一个特例。我们知道,小说能够反映出它所根 自然流溢中进行着“反传统”的成长。在玉文化由 植的时代当时的文化发展进程,《太平广记·宝二》 “神”到“人”的转型过程中,玉从高高的祭坛上下 中所辑的七篇集中涉及玉石的小说,①虽然篇目 移,呈现出日益世俗化特点。 寥寥,但通过它们,我们仍然可以窥见玉在中晚 1以玉比财的下移:经济功能——-象征功能 唐时期所体现的文化内涵。(2)本文就《太平广记》 人类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 “玉”目收文反映出的唐代玉文化意识试作粗浅 代、铁器时代。在金银受到广泛重视和利用之前, 的探讨。 贝壳、玉石是极有价值的珍贵之物。尤其是玉,黄 古玉研究专家杨伯达在《历史悠久而又永葆 金有价玉无价。春秋初年,管子相齐,将玉器作 生机的中国玉文化》一文中,把万年玉文化发展 为财富的象征,非常看重其经济价值。他认为“珠 收稿日期:2010一07—06 作者简介:李忭玉(1979一),女,山西太原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唐宋方向。 ①《沈攸之》出张读《宣室志;《玉龙》、《五色玉》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玄宗》出郑处诲《明皇杂录》;玉辟邪》、《软玉鞭》 出苏鹗《杜阳杂编》;《玉猪子)出牛肃《纪闻》。 ②小说发展到唐代,已从单纯的说神道鬼走向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汪辟疆在《唐人小说》中论及《纪闻》,曾有语:“牛氏 此书,虽为小说家言。然其遗文轶事,颇足以备史乘存文献,又未可以猥琐诞妄视之也。”李剑国认为《酉阳杂俎》具有 百科全书的性质,所述唐代见闻,能“展示时代风情”。苏鹗则在《杜阳杂编》自序里说所记意在“补东关缇油之阙”。 ③收入《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考论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24 万方数据 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①《史记·廉 怨西蕃各国的贡品中没有五色玉。他派人向西蕃 颇蔺相如列传》曾载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易赵国 各国问罪。西蕃回答说这种东西经常向皇上进贡, 一块和氏璧。古代中国人以一种特殊的眼光来看 都被小勃律国打劫抢去了,运不到。皇上大怒,要 待玉,形成了“玉宝物”的特有观念。到了中古时 征讨小勃律。群臣大多数劝皇上不要征伐,只有李 期。当金属成为货币手段之后,玉在社会生活中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