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 四、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太过可能出现的两种转归及蓄水证(五苓散证)的病因和脉证(71/P65)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转归: (一)因: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证: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卧不安 渴欲饮水—口干思饮 处理:少少与饮之 (二)脉:浮 表里 证:微热—表邪未解 同病 消渴(口渴多饮)—津液不能上承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行 治:五苓散—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释疑:两种转归均有口渴,但前者为津液不足,欲得饮水,当补水液;后者为水蓄于内,口渴多饮消水,应利小便。同为口渴,但性质迥异,不可混淆。 蓄水重证(水逆证)的证治(74/P66) 病程:六七日不解 证:表证—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 太阳 里证—小便不利(补)—膀胱气化失职 中风 心烦—水饮上逆扰心 渴欲饮水—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水入即吐—水饮上干胃腑 治:五苓散 水逆证:由于膀胱气化不利导致饮入之水无有出路,水蓄不化,津不得布,出现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证候。 茯苓甘草汤证(胃虚水停证)(73、127/P67) 水停中焦与水蓄下焦的鉴别要点。 伤寒汗出: 水蓄下焦:口渴—津液不得输布上承 小便不利 治以五苓散通阳利水 水停中焦:不渴—胃阳受损,水停中焦 小便利 心下悸(补) 治以茯苓甘草汤温胃散水 释疑: (1)本条用“以方证证”的笔法,突出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鉴别要点在口渴与不渴,而省略了两证的主要表现。 (2) 全面鉴别两证,必须结合主证及病位特点,切不可单凭口渴与不渴。 五苓散证 茯苓甘草汤证 证候 小便不利,苦里急,口渴 小便利,心下悸,口不渴 病机 水蓄下焦(表邪未尽,膀 水停中焦(胃阳不足,水 胱气化不利) 饮内停) 治法 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方药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的适应证及方解: 适应证:水停中焦,心下悸,不渴,小便利。 方解:茯苓—健脾利水 桂枝—通阳化气 温中化饮 生姜—温中散饮 通阳利水 炙甘草—补虚和 中,兼 调诸药 五、蓄血证: 蓄血轻证的证治及兼有表证当先解表的治疗原则(106/P68) 证候:其人如狂—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急结—瘀热结于下焦 小便利(补)—邪在血分不在气分 病机:瘀热结于下焦(证情较轻) 治法:活血化瘀,泄下瘀热(有表证者应先解表,表 解乃可攻之) 方药:桃核承气汤(泄热逐瘀轻剂) 效果:血自下,下者愈—热随血解而不结 方药加减:跌打损伤加赤芍、归尾、红花、苏木;火旺血瘀于上加生地、丹皮、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