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拾 杨师常用十四经穴经验提要 1.定喘第一针。2.大便不正常∠。3.胃痛。 4.喉痛∠(配液门有特效)。 5.手掌痛∠。6.腱鞘炎。7.气管炎。 8.肺炎。9.急性扁桃腺炎。10.自汗‖。 11.上肢及肩痛。l2.咳引尻痛。 13.岔气肋腰痛。 (九)中渚〈手少阳三焦经之俞穴〉 在无名指与小指之本节后间陷中。 主治: A.本穴为三焦经俞穴,「俞主体重节痛」「荥俞主外经」对于三焦经之疼痛甚效。 B.手少阳与足少阳同名经同气相求相通,亦能治足少阳经之疼痛。 C.三焦与肾脏腑别通,本穴亦能治肾病。 D.本穴五行属木,亦能舒郁理气。 1.急性腰痛。2.起坐性腰痛∠。3.手臂痛。4.肩关节炎。5.落枕。6.急性扁桃腺炎。 7.耳鸣。8.舌颤。9.耳中痛。10.头痛。 11.背痛。12.脊间心后痛。13.腰臀痛。 14.中风后手握难开。15.类风湿关节炎。16.胸闷胃痛。 (十)复溜〈足少阴肾经之经穴〉 太溪上二寸。 主治: A.复溜为肾经之经(金)穴,经主喘咳寒热,金与肺与皮毛相应。故本穴善治无汗,自汗及盗汗。 B.本穴为肺之母(金)穴,能补肾温阳利水,又能滋补肾阴,治疗口干,遗精,失眠,眼病等。 杰按: 尺泽亦为刺血要穴。本穴为肺经合水穴,合主逆气而泄,因此对肺经之气逆病如喘咳等疗效颇佳。本穴为金之水穴,肺(金)主肃降,肾(水)主受纳,治疗咳喘当然有效。 古代文献,诸如《甲乙经》、《肘后歌》、《玉龙歌》都记载本穴能治手臂拘挛筋急,肘臂疼痛,手臂不能上举等。针本穴尤其是泻法甚为有效,盖本穴为金之子穴,泻金使其不能克木,木舒则筋即舒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也说肺为肝之主,尺泽穴在大筋旁,根据《灵枢.官针篇》及《素问.刺齐论),所言,刺入筋中,或贴筋而刺,至筋病甚效,对于肢体之拘挛,牵扯,弛缓,强直等均有疗效。 (九)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屈肘横纹头。 主治: 1.头晕特效‖。2.高血压、低血压。 3.清利头目(青春痘、结膜炎、鼻炎)。4.皮肤病要穴。 5.急性菌痢。6.麦粒肿。7.肘痛∠。8.膝痛。 9.伛偻(腰直不起来)(配人中)。 10.气滞肋痛及腹痛。 11.急性乳腺炎。12.外感热症。 13.风水面浮。14.各类风湿。 杰按: 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有清热袪风,调理肠胃之功,并能清头明目,调和营血,透过大肠与肝通,治疗头晕,血压高疗效极好。由于关节对应及手足阳明相通,治膝关节扭伤(胃经通过膝眼)效亦甚佳。阳明经多气多血,调理气血功能极好,本穴善于治疗气分血分实症热症,本穴能治外感高热及阳明热盛之证,透过肺与大肠表里,可治荨麻疹、皮炎、皮肤搔痒症、丹毒、疖肿等。 (十)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 主治: 1.肠胃病要穴,善治□胃溃疡。□食欲不振。口呕吐、吞酸。□消化不良。□腹泻。 2.肥厚性鼻炎。3.抽筋、转筋。4.齿痛。 5.强心.治心脏病,6.定喘。7.颜面神经麻痹。 8.痿症。9.解晕针。10.急性乳腺炎。11.落枕。12.尿潴留(配阴陵泉)。 13.痛风。14.预防感冒。 刺血可治疗下症甚效 1.心脏麻痹、心脏病。2.胸闷。3.久年胃病。 4.急性肠胃炎。5.气喘。 杰按: 足三里为胃经(土经)之合穴,为土经之土穴,补土作用尤强。脾胃为后天之本,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调理气血作用极强,可谓百病皆治。古谚:「肚腹三里留」,本穴对腹部及小肚之肠胃病皆有疗效。此亦本于手足阳明相通之理。本穴能强心定喘,胃与包络通,故能强心。补土能生金,且「逆气而泄取之合」故能定喘,治心脏病及气喘皆宜深针并久留针,刺血亦甚好。 本穴灸补虚脱病变,针治也能补虚。补土能去湿,脾胃为痰湿之源,本穴治痰湿病变,降血脂有效,治风湿也有效。本穴能健脾补元气,增强免疫功能,能预防感冒。对于B肝能转阴也有加强作用。 (十一)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位〉 在内踝尖上三寸。 主治: 1.妇科病要穴。2.肾脏病要穴。3.糖尿病。 4.肾亏性弱(配大敦治阳萎,配肾关治早泄)。 5.腹胀(配内庭或足三里)。 6.失眠(配神门)。7.腰椎痛。 8.易落枕(配内关)。 9.疝气(配大敦)。10.生叉神经痛|。 11.皮肤病要穴(配曲池或血海)。 12.梅核气(慢性咽炎)。 13.肾绞痛。14.足根痛。 杰按: 三阴交为脾肝肾三阴经之交会,根据脾肝肾三脏的生理、病理,三阴交可治疗因脾肝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的病变,如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其功用可健脾利湿,补肾益气,舒肝活血利气等。 本穴为妇科第一要穴,治疗各类妇科皆常应用。也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要穴。由于脾统血肝脏血,本穴亦为血病要穴,所谓「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本穴对于一些风病亦甚有效,为治皮肤病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