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史及科技政策.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科技史及科技政策

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造4艘大和级战列舰(实际只建成两艘)。一号舰“大和”号(Yamato)1937年11月4日开工,二号舰“武藏”号(Musashi)1938年3月29日开工。 武藏号 大和号 十、文化帝国主义的推行——殖民地科学的文化功能 二战期间,日本在其所属的主要殖民地,如: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以及台湾等地区;由于殖民地的人力充足,使用成本极低,且自然资源丰富,在当地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虽然对其国内的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殖民地来说,不光有污染殖民地自然环境的情况,而且由于强征劳工,强迫长时间劳动,也造成了劳工大量死亡等情况。 “满铁中央试验所”是日本在我国东北最早设立的殖民科研机构之一。设立于1907年10月12日,1908年7月正式运营。起初隶属关东都督府,目的是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殖产及卫生方面的分析、试验。首任所长是药学家庆松胜左卫门。随着“满洲资源开发”成为重要课题,为强化和扩充试验所,1910年移交满铁,改称“满铁中央试验所”。1945年,中央试验所约有人员1000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00人。有150个研究项目,预算约为1000万日元 ,和东京的理化学研究所不相上下 。 1896年5月设立的台湾总督府制药所检查课,是日本在殖民地最早设立的试验研究机构。开始时,该机构只是来检验鸦片原料和制品,以及进行食品分析等,后来逐步发展成细菌检查、矿物植物的试验以及医药品的试验等。1901年6月,改称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检定课,1909年4月扩大为“台湾总督府研究所”,由医学博士高木友枝任所长, 最终成为化学、卫生学的试验研究机构。1921年8月台湾总督府研究所已有化学、卫生、酿造、动物4个学部,又统合农业试验场、糖业试验场、林业试验场、园艺试验场、种畜试验场等,设置农业、林业、工业等部。 但是,日本氮肥公司1927年在朝鲜,投资建立了“朝鲜氮肥公司”,1930年建成了东方最大的硫酸铵生产厂 ——兴南工厂,并将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联合企业。兴南工厂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殖民性,这一方面表现在利用由大规模水利发电产生的低成本 电力,制造日本产量最大的硫酸铵,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由于其生产的产品本身对环境具有污染性,一定程度上对殖民地的环境造成了危害。同时,日氮 对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残酷统治和血腥榨取。所属朝鲜发电厂在施工中,没有安全设施,竖井频繁倒塌,由于钢丝绳的断裂经常发生人员死亡,尤其是在修建“赴战江电站”的1~4号竖井以及爆破过程中,死亡事故不断发生(曾有两天死亡120人的记录)。在“长津江大坝”工程期间,死伤人数至少有5000~6000人 。 十一、战后科学体制的形成——科学与政治关系论争 1945年8月之前,特别是在二战期间,科学领域内具有强大的官僚、学阀性。由于受天皇制国家性质的影响,日本的科学技术机构、科研人员均完全受控于封建军事官僚、学阀、财阀手中,致使某些技术陷人了狭隘、低级甚至伪科学的地位,学术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科学技术、领域内弥漫着一股强大的官僚、学阀性。学术领导大权完全操纵在少数学阀手中,他们不顾科学的真理性和严肃性,一味投封建军事官僚们所好,致使日本科学技术完全变成了封建军事官僚、资本家和学阀们手中的独占品,这给日本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是促使日本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争一结束,日本就在美国的“帮助”下,立即采取措施恢复科技的正常发展。首先,将几乎所有重工业部门停止运转,进行改造,废除战时产业统制诸法令,从而使钢铁、造船、汽车、人造石油等重工业部门大多数关闭或压缩,将原属陆、海军部的404个军工厂、505个重化工厂置于占领军监控之下,进行强制性改造。其次,将许多用于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进行改组,更换其研究项目和内容。例如将原来的中央航空研究院合并到铁道技术研究院内,东京大学的航空研究所解散,改组为自然科学研究所,等等。其三,解散有关科研领导机构,清除其间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1945年9月,占领当局就解散了作为领导全国科技工作的中枢机构—技术院。对部分军国主义分子进行了清洗。总之,在战后初期过渡时期,旧的日本科技体制在组织、人事、各项法制机构等方面都彻底崩溃,新的科技体制逐步确立起来。从此,日本科学技术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二、基于技术引进的经济增长——技术改良与技术突破 战后日本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这也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40年代,日本的技术设备水平大约落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二十年。战后,‘当国力有所恢复后,日本政府就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即“吸收性战略”,作为坚定不移的国策。在具体作法上,主要是购买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