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课件.pptVIP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主要的手工业 1、纺织业 2、冶金业 3、陶瓷业 陶器主要有黑陶、白陶和彩陶。 唐三彩 最典型 是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座高峰 有多种颜色,多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烧造温度大概1100度 贵族陪葬的冥器 越窑青瓷 “越窑类冰,……越窑类玉” ——唐·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 精品:秘色瓷 邢窑白瓷 “邢窑类银,……邢窑类雪” ——唐·陆羽《茶经》 “内丘白瓷瓯,端溪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李肇的《国史补》 宋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汝窑 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官窑 官窑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钧窑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 一统江山元青花 清代粉彩 低温釉上彩,色彩层次上表现柔和,强调色彩过渡 康熙开创,雍正顶峰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丝织业兴盛: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形成苏州、杭州两个著名的丝纺织中心;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在丝织行业中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元代黄道婆革新内地棉纺织技术,能同时纺出三根纱,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宋元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也有相当规模。 唐代 丝织业进一步发展:提花机进一步完善、定型;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褝衣,代表这一时期丝织业的水平;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 汉代 丝织业迅速发展: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形成丝织中心临淄。 商代 纺织技术萌芽:开始养蚕织丝。 原始社会 发 展 时间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是简单的纺织工具. 桑 蚕 丝 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汉 朝 令世界惊叹 素纱 襌衣 朝代:汉代 资料: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49克。 朝代:南宋 材质:缂丝 资料:宋代缂丝十分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会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缂丝主要用于织作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的转化。 朝代:汉代 材质:棉 资料:“乌泥泾被”是一种通过黄道婆推广和传授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的织被方法。 元朝 朝代:战国 材质:金丝、锦 资料:“纳石失”又称织金,战国诸侯喜欢用金,使织金成为一种时尚。 元朝 二、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秦朝:出现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锻铁)、生铁(铸铁);②炼钢、淬火技术。 (3)汉代推行官营:①燃料变化:木炭 —煤炭;          ②供风技术:自然通风— 人力— 畜力—水力。            (皮囊鼓风) (马排鼓风) (水排) 材质:青铜 资料: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