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 0
- 约8千字
- 约 8页
- 2019-01-0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0201-2008
- | 1988-12-22 颁布
- | 1989-09-01 实施
- 1、本标准文档 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621-78:658-262
UD0C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0201一 88
热 处 理 合 理 用 电 导 则
Guidesfortherationalityof
electricityusageinheattreatment
1988一12一22发布 1989一09一01实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UDC 621.78
:658.262
热 处 理 合 理 用 电 导 则 GB 10201一 88
Guidesfortherationalityof
electricityusageinheattreatment
主题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对热处理合理用电的原则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一般金属热处理专业厂和热处理车间。也适用于热处理工段、班
(组)和生产线上的热处理设备.
2 引用标准
GB156 额定电压
GB4002 工业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4836 电阻炉基本技术条件
GB4824.1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允许值
GB5623 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
3 热处理用电基本要求
3.1 合理选择供电方式和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应符合GB156的规定。
3,2 对大容量的热处理车间或热处理设备。应单独设置电力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达
到经济运行。
3.3 热处理设备电源电压偏移的允许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士5%;电源三相电压应对称;电源频率
的变化不应超过士2写.
3.4 采用合理的短网接线形式和布置方案,应缩短网线长度,合理选择短网经济电流密度,并使三相阻
杭趋于平衡,电压损失小于5%.
3.5 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
3.6 单相用电设备应均衡地接在三相网络上,使供电网络中的电流最大不平衡度小于20%.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在满足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下列热处理工艺:
表面加热或局部加热热处理工艺;
b. 优化加热工艺,缩短加热、保温时间;
在高效传热介质中加热,缩短加热时间;
d. 当工件材料为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时,用正火处理作为机械加工前的预备热处理;
用碳势控制和能缩短渗碳周期的渗碳工艺;
f. 对受轻载荷、硬化层较薄、要求耐磨的工件,用碳氮共渗工艺;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一12一22批准 1989一09一01实施
GB 10201一 88
杏 在渗碳和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后,用直接淬火工艺;
卜 用淬火余热自回火或快速回火工艺;
L 利用热加工余热进行热处理或对工件进行预热工艺;
利用 目然时效或振动 时效。
5 热处理设备的基 本要求
5 1 电热设备应符合GB4002的规定。
乐 2 电阻炉应符合GB4836的规定。
5 3 加热炉应具有工作空间尺寸和温度偏差数值。
5 . 4 加热设备优先选用比热容小,热导率低的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及高效加热元件。合理设计加热设备
的耐热构件及工夹具,采用焊接构件.减轻质量。
优先选用省能型热处理设备、连续热处理设备及热处理生产线。
:.:
空炉损耗功率比R是空炉损耗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百分比。空炉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T9943-2008-高速工具钢》.pdf
- 《GBT12085.17-1995-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污染与太阳辐射综合试验》.pdf
- 《GBT9950-2008信息技术数据通信37-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接触件编号分配》.pdf
- 《GBT13937-1992-分级用硫化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强迫正弦剪切应变法》.pdf
- 《GBT9951-2008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34-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的配合性尺寸和接触件编号分配》.pdf
- 《GBT9956-2011-青鱼鱼苗、鱼种》.pdf
- 《GBT13938-1992-硫化橡胶自然贮存老化试验方法》.pdf
- 《GBT9959.2-2008-分割鲜冻猪瘦肉》.pdf
- 《GBT9963-1998-钢化玻璃》.pdf
- 《GBT9973-2006-炭素材料透气度试验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