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研究对象
普通生物学(自然正常条件下):
环境生物学(人为胁迫下):
2 研究内容
A 人为胁迫因子对生物系统的效应
人为胁迫 个体影响 (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受抑制甚至死亡)
群体影响 (敏感基因型淘汰)
生物系统的影响(功能受影响)
B 生物系统对人为胁迫因子行为的影响
降解、代谢、衰减或排出体外
二、环境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1、人类的诞生
2、18世纪后半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应用)
3、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
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1962年发表了小说《寂静的春天》,在此书中她以通俗的笔法,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但愿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但愿卡逊女士笔下那个“寂静的春天”永远不会降临。
三 环境生物学的分类地位与分支学科
环境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毒理学、生态毒理学、保护生物学
第二章 人为逆境
一、人为逆境的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等;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
按污染涉及的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污染等。
二、化学性人为胁迫因子
1、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污染物种类极多,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两类
人为污染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中非燃烧排放、交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2、水体的化学性污染
按其性质分为: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耗氧物质和有机有毒物质。
废水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
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是指湖等被磷,,氮等物质污染而致藻类急速繁殖
(1)优先污染物: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2)优先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3、士壤的化学性污染
土壤中的化学污染最重要的是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和化学肥料
土壤有机污染主要是杀虫剂、除草剂及工业“三废”中的有机物;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汞、镉、铅、铬、砷、镍、铜及锌等;化学肥料污染包括氮肥和磷肥
污染源包括工矿来源和农业来源
三、物理性人为胁迫因子
1、电离辐射污染
2、非电离辐射污染
3、热污染
4、噪声污染
电离辐射污染来源:核工业、核爆炸试验及其它。
非电离辐射污染:雷达、激光器、微波加热器、无线电台、紫外灭菌灯等向环境中释放的电磁波强度超过一定水平便会造成污染。
热污染主要来源为工业企业的冷却水和燃烧所产生的含热废气及热辐射。另一个来源是城市居民的炉灶、空调、机动车辆及密集的人群等。这些工业来源、民用来源及建筑物贮存的太阳能集中在相对狭小的市区,使市区温度升高,形成所谓的城市“热岛”。
噪声污染来源不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四、生物性人为胁迫因子
1、病源体传播:空气病原体、水体病原体和土壤病原体。(环境中的病原体包括环境中的微生物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叫微生物毒素)。
2、外来物种引入:大量物种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到非乡土的外地,这些外来物种在许多情形下对当地土著物种的生存构成极大威协,甚至导致其灭绝。
3、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第三章 异生素在生物体内的归宿
异生素( Xenobiotics):是指存在于外界环境,可能与生物机体接触并且可能以某种途径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一、吸收
异生素通过各种途径透过生物机体的生物膜进入体液的过程叫吸收。
生物膜:是一种可塑的、具有流动性的、脂质与蛋白镶嵌的双层结构。
1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与外源化学物转运密切相关:
1)、生物膜双层结构的主要成分为各种脂质(磷脂、糖脂、胆固醇),其溶点低于正常体温,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生物膜为可流动的液体状态。这种脂质成分对于水溶性化学物具有屏障作用。
2)、镶嵌在脂质中的蛋白成分可以起到载体和特殊通道作用,使某些水溶性化学物得以通过生物膜。
3)、生物膜上分布有很多直径为2A-4A
2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 被动转运 (passive 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产业闭环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价值研究-北京服装学院.PDF VIP
- 医院医学装备发展规划、计划的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5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的14项内容 .pdf VIP
- 抖音本地生活服务酒店酒旅类主播直播进阶培训教程.pptx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QGDW 11425-2018 省、地、县电网继电保护一体化整定计算技术规范.pdf VIP
- 公路治理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风险识别操作指导手册(雷泽佳编制2024A0).pdf VIP
- 《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取暖器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