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取热技术-北京化工大学.PDFVIP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取热技术-北京化工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取热技术-北京化工大学

第 33 卷 第 5 期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Vol. 33 , No. 5 2006 年 JOURNAL OF BEI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 2006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取热技术 王  盈  朱吉钦  李成岳 (北京化工大学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29) 摘  要 : 采用国产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小型中试装置上对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 究 。考察了床层中间不取热 ,从一个拟定态到另一个拟定态过渡过程中 ,床层轴向温度的变化 , 以及在达到拟定态 之后同一换向周期内不同时刻反应器内温度的轴向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 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床层的热量 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步累积起来的 ,并且换向周期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床层中间取热条 件下 ,拟定态床层轴向温度分布特征 ,并将其与中间不取热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取热能明显降低 热波峰值 ,防止催化剂被烧坏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仍能维持自热操作 ,并能回收一定的热量 。 关键词 : 甲烷 ; 催化燃烧 ; 流向变换反应器 ; 取热 中图分类号 : TQ517. 5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 CO2 的 21 倍 ,直接排放到 报道 。中间取热实验装置的流程如图 1 所示 。 大气中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 甲烷直接燃烧 , 由于 甲烷燃烧 的温度很高 , 接近 1200 ℃, 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 NO x ,形成二次 ( 污染 。于是反应温度相对较低的催化燃烧方法 一 ) 般在 600 ~800 ℃ 成为处理低浓度 甲烷的优选方 法 。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集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和蓄热换热器于一体 ,显著地提高了热回收效率 ,与 普通催化燃烧相比,大大降低了可 自热操作的有机 物最低浓度[13 ] , 因此特别适合于低浓度 甲烷的高 效催化燃烧 。国外学者已利用不同型式的反应器对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以及高温时热量的移 1 —甲烷钢瓶 ;2 —冷凝器 ;3 —气液分离器 ;4 —质量流量计 ;5 —稳 取进行了实验考察[46 ] ,并进行了模型化与模拟研 压阀;6 —电磁阀;7 —反应器 ;8 —换热器 ;9 —转子流量计 ;10 —水 究[78 ] 。本文介绍利用小型中试反应装置在国产负 槽 ;A —惰性填料 ;B —催化剂 图 1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制热 载贵金属催化剂上进行的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燃烧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 以及在此基础上就 Fig. 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heat extraction from a re 取热对流向变换反应床层轴向温度分布曲线影响的 verse flow reactor for methane catalytic combustion 研究 。 实验中 ,气体的流向变换由两个一组共两组四 个电磁阀 ,交替开闭控制 ,反应器的预热由缠绕在器 1  实验部分 壁外的电加热带控制 。在反应器轴向上 14 个不同 11  实验装置 的位置焊有热电偶套管 ,套管沿径向深入至反应器 未取热的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已如文献[ 9 ]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