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体表附生细菌几种分离方法比较.PDFVIP

龙须菜体表附生细菌几种分离方法比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7年 34 (1)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龙须菜体表附生细菌的几种分离方法比较 徐永健 乐观宗 张友平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宁波 31521) 摘要:采用超声波粉碎法、涡旋振荡法、超声波清洗法、研磨匀浆法等4种不同的方法处理龙须菜,分离其体 表的附生细菌,并对分离细菌的数量、种类、形态结构、细胞壁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法和 相同方法的不同处理所得结果比较显示 ,超声波清洗法和研磨匀浆法对分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效果都较差;超 声波粉碎法和涡旋振荡法效果较好 ,尤以超声波粉碎法的30W30s处理效果最好,该方法分离到本项 目4个方法 13个处理获得的16个菌株中的12个菌株,龙须菜的细菌数 1.75×10。cells/g。 关键词:海藻 ,龙须菜,附生细菌 ,分离方法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54 (2007)01-0123-04 ComparisonwithSeveralMethodstoIsolateEpiphyticBacteriafrom Gracilarialemaneiformis(Rhodophyta)’ XUYong-Jian LEGuan—zong ZHANGYou—PIng (FacultyofI_ifeScienceandBiotechnology,Ⅳi6oUniversity,Ningbo315211) Abstract:Weused4methods.suchasultrasoniccrush(UC),ultrasonicrinse(UR),whorl8urge(WS)andrubbing(RU),toisolate epiphyticbacteriafromredalgaGrac//ar/atemanaiform/s.Then,wecountedbacterianumbers,detectedbacterialspecies,observedbacterial configurationandcharacteristicofcellwal1.Comparedwiht thesemehtodsandwiht differenttreatmentsinonemehtod ,hteresultswere drawn:hteUR nadRU were inferiorinallmethodstoioslatebacterialnumbersnadspecies,hteUC nadWSwere better,especiany,hte treatment30W 30sofUCWaShtebestinexperiment.whichioslated12of16bacterial species,nadgot1.7510 cellspergram wetweight temanef/orms/. Keywords:Seaweed.Grac//ar/atemaneffor~,Epiphyticbacmria,Ioslationmehtod 藻类在生长过程 中向环境释放大量的有机物 菌的相关性质和作用以及细菌与海藻之间的复杂关 质,使藻细胞周围形成一个独特的微环境,称为 系,首先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的从海藻表面分离附 藻际微环境 (Phycosphere)。在藻际微环境中,生 生微生物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藻类表面附生细菌 活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 的分离方法的报道还很少,在实验中涉及到附生微 能,同藻细胞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如对藻体的 生物分离的仪器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