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逑传和赫曼和窦绿苔比较研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逑传和赫曼和窦绿苔比较研究

好逑传和赫曼和窦绿苔比较研究   中国与德国――东方与西方,历来是探讨中西文化碰撞时绕不开的热点。歌德作为德国文学的灵魂人物,他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受到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从1831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戏剧。他一直想把《好逑传》改编成一首长诗;读过《赵氏孤儿》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他写了14首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国内关于这一比较专题的论文及著作,都不约而同的援引了1827年1月31日那场著名的谈话。晚年的歌德对中国文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后,认为“一部中国传奇”[1]与他所写的长篇叙事诗《赫曼与窦绿苔》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据考证这部传奇就是第一部知名于欧洲的中国长篇小说《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位列“十才子书”第二的《好逑传》,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享有特殊的地位。然而这个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却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试图以歌德的见解为切入点,将《好逑传》与《赫曼与窦绿苔》相比照,从思想内涵、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叙事视角几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由一个崭新的角度,探究儒家文化对歌德的影响。      一、共通的思想内涵      席勒在给马耶尔的信里,盛赞《赫曼与窦绿苔》“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德性底珍美的教训的书”[2]。而“在歌德的时代,在德国人已经认识的中国小说中,堪称‘道德小说’的也仅有《好逑传》一本而已!”[3]署名“名教中人”的作者意在敦伦明理,提高名教声誉,借故事给世人以劝诫。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儒释道互补,而以儒教思想为主。在十七、十八世纪被介绍到西方的,也只限于儒家的经籍。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主义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家们对儒家伦理等道德理性十分推崇。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更将中国视为理想国,他们对中国儒家的专制统治理论十分赞赏。哲学家莱布尼兹甚至希望让中国的皇帝去帮助治理西方国家。被尊为“魏玛的孔夫子”[4]的歌德所接触到的是富于浓厚的道德色彩,信奉伦理中心主义的儒家文化。他认为正是靠着道德和礼仪,“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5]这位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思想家,对“把‘男女授受不亲’的孔孟礼教渲染发挥到了极致”[6]的《好逑传》产生共鸣,与他晚年政治思想趋于保守有关。   儒家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社会。有德性即自觉遵守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准则。《好逑传》中铁中玉除恶扶善、不畏强权,打入钦赐禁地养闲堂救出被囚良家女;在刑场慧眼识英雄,以命保命救侯孝;路见不平出手搭救被挟水冰心,都体现了一个义字。水冰心不顾闲言,将被恶人算计生命垂危的恩人铁中玉,接入家中医治。虽然患难之中生爱慕,但始终以理自守,孤男寡女同处一室,隔帘畅谈“五夜无欺”[7]。后来双方父母作主让他们结合,但两人以为如此一来便难证清白,有先奸后娶的嫌疑,也辜负了当初甘冒“男女授受不亲”之大忌,互相救援的仁义之举,故再三推辞。最后碍于父母之命,“名结丝罗以行权,而实虚以合卺以守正”[8]。突显了一个礼字。此外水冰心劝解铁中玉宽恕害他性命的地方县令。韦佩苦读成知县,宁丢乌纱帽,也要报答救了妻子的铁中玉,上书直言证其清白等,都是符合道德与礼仪的名教风范。最终所有有德性的人,都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作品大团圆式的结局,号召百姓向剧中讲求伦理的人物看齐的说教,都体现了道德劝诫的主旨。   作为世界四大诗人之一,歌德也被英国诗人拜伦尊称为“欧洲诗坛的君王”。他汲取了叙事诗与牧歌的长处,创作了古典牧歌式的叙事诗《赫曼与窦绿苔》。古典文学强调艺术的伦理教化作用,认为艺术的最高价值就是培养教育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基于此长诗“不但把材料艺术地扩大为表现德国人底生活的生动的画面,而且使诗中底人物也变成了人类一般的典型的,有伦理价值的东西”[9]。“歌德在这里歌颂了德国小市民安分守己的保守思想。”[10]他借人物之口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健全的国民应该尊重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莫因乱世而动摇了勤勉地振兴家业的意志。也就是说要守着规矩,“合乎自然,和平的发展、进化”[11],达到一种和谐。这与孔子所言万物各得其所的和谐的社会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歌德在诗中写道,赫曼的母亲责怪父亲试图按自己的意愿捏造孩子的做法,她说养育子女的最善之路是“自由地让他们去发展”[12]。牧师也赞成这种观点,他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理性的东西便是善”[13],人们的禀赋使他们从事各种行业,闲静与勤勉的人都不可非难,因为这是本性使然。无疑这也是歌德本人的思想。   作为一本在席勒眼里有着智慧与德性的训诫书,该诗也宣扬了孔孟的关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