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思想文化概论整理.doc
第一讲 导言 1、文化的概念在东西方的探讨 中国:“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 《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指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唐代孔颖达:“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 ——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 西方: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1952年,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2、文化的涵义和一般特征 涵义:除了未经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然物被人主观赋予感受和意义)自然环境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媒介传承于后世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都是文化。 一般特征:(1)人化或人类化;(2)后天习得;(3)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 )与共同性;(4)伸展性。 第二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历史地理环境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近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 第三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社会经济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类型 ——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 第四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伦理与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2、宗法制度的内容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核心;(2)封邦建国制;(3)宗庙祭祀制。 3、三礼、五礼、五服 三礼: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五礼:(1)吉礼:祭祀神祗、祖先;(2)凶礼:丧礼、哀悼礼(天灾人祸);(3)宾礼:外交(会盟、朝见……);(4)军礼:军事活动时举行的仪式;(5)嘉礼:婚礼、冠礼等。 五服:丧服制是古人居丧期间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服饰。共分五个等级,俗称“五服”。五服是丧礼生人给死者穿孝,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穿孝,称为“遵礼成服”。孝服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实际上往往用来指代血缘亲疏。 4、丧礼背后的原则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第五讲 上古思想世界的探索与殷商鼎革 夏文化的考古证明——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 商文化的考古证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第六讲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延续与哲学的突破 1、儒家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哲学是先秦“显学”之一,主要代表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2、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主要学说 “礼”、“名”、“仁”、“中庸”等概念,是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体系。其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为后来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基本的方向和道路。 (1)仁学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①“仁”的内涵 “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仁”即“爱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②“仁”的外延 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仁爱观的直接目的,是想要通过对上下尊卑间的人际关系的调节,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犯上作乱”。 仁民与德治:仁是统治者自觉地从被统治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换位思考的结果,目的在于由“我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引出“得众”“使民”,从而实现“忠君”而“弗畔(叛)”。 (2)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docx VIP
- 二十届四中全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CTT4000现场培训解读.ppt VIP
- 第二节_图形推理.ppt VIP
- 2025 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第1课时Part A Let’s talk 课件 2025人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ppt
- 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计算机网络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商丘工学院.docx VIP
- 3.2营造清朗空间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 VIP
- 期末学情评估卷(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