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BZ-09-2矿山测量专业技术标准.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矿山测量专业技术标准 一 概述 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矿山建设中起保证、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科学根据, 根据我公司生产和管理情况,矿山测量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矿区测量基本控制网和井下生产测量控制系统; (2)建井测量; (3)矿井联系测量; (4)井下施工测量; ⑸采掘工程数量和质量检查验收; ⑹测绘矿区地形图和采掘工程图; ⑺岩层与地表移动测量; ⑻测量图纸的清绘整理和资料、仪器的管理; ⑼开展矿山测量的科技研究和技术培训工作。 本技术标准根据公司的测量任务,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参照《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采矿手册》以及公司以往制的技术标准而编制。其内容结构按照矿山测量的基本任务分为七个章节。 二 矿区测量 一、矿区控制测量 (一)矿区控制网及近井网点的测设标准: 等级 边长 (Km) 测角 中误差 起算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 J2 J6 四 1.0-3.0 ±2.5 1:100000 1:40000 9 ±9 5″ 0.4-1.0 ±5 1:50000 1:15000 3 6 ±15 10″ O.3-0.5 ±10 1:20000 1:10000 2 3 ±30 (二)近井点后视边坐标方位角的最低精度ma,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ma=,其中s为两近井点间距离,以Km为单位。 (三)控制点和近井网点的埋没深度,应不少于0.6m。 (四)每个井口附近应设置一个近井点,近井点至定向连接的连测导线应不超过三个,水准点可用近井点代替。 (五)矿区控制点和近井网点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保护和管理,每个点应作标记,有条件的时候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或重要工程需用控制点和近井点时进行检测。 (六)5″或10″,近井网可用相应精度的导线网代替,其技术标准如下: 等 级 附合导线长度 (Km) 相对闭合差 平均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 边长丈量较差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J2 J6 5″ 2.4 1:8000 200 ±5 1:10000 2 4 ±V 10″ 1.2 1:4000 100 ±10 1:5000 1 2 ±20V 注:n为测站数。 (七)控制测量水平角观测限差。 等级 仪器类型 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 Φ(2C)变动范围 同一方向 值各测回 较差(”) 四 J2 3 8 13 9 5″或 10″ J2 12 18 12 J6 18 24 (八)控制测量内业计算数字、数表取位的要求: 等级 观测方向值 各项改正数 边长及坐标 方位角 四等 O.1 0.01 0.001m O.1″ 5″或10″ 1.0 0.1 0.001m 1.0″ (九)水准仪器与标尺校正。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角,m3型不得超过20”,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普通标尺不应大于0.5mm。 (十)各级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mm) 环线与附合路线长 (Km) 仪器 类型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或闭合差 环线或合路线 支线 平地 (mm) 山地 (mm) 四 ±10 30 S3 往一次 往返各一次 ±20 ±6 等外 ±20 10 S3 ±40 ±2 (十一)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类型 视线长 (m) 前后 视距差 (m) 前后视距 累积差 (m) 视线离地 面最低 高度 黑红面读数差(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mm) 四 S3 100 3 10 三丝能读数 3 5 等外 S3 100 10 50 0.1m 4 6 (十二)水准测量内业: (1)每公里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MW) M△=± Mw=± 式中为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以毫米计; R为测段长,以公里计;n为测站数;W为水准环闭合差;F为水准路线全长,以公里计;N为水准环数。 (2)高差计算中须加入水准标尺、米平均长度的改正。 (3)每公里测量中误差m,m= 式中:P为水准路线的权;v为改正数,以毫米计; n为水准路线条数;t为结点数。 (十三)用三角高程测量近井网点上的高程,一律用I级三角高程测量(即起迄于四等水准联测的高程点上),沿近井网点布设。 (十四)垂直角观测不应与水平角同时观测,而应在水平角观测结束后进行,凡组成三角高和路线的各边,均应对向观测,仪器高和照准觇标高,用钢尺量取,读至0.5厘米。 (十五)I级三角高程垂直观测的技术要求: 三角高程 等级 仪器

文档评论(0)

ok123so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