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123-2006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pdf

  • 9264
  • 2
  • 约4.2万字
  • 约 28页
  • 2018-08-2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6-03-02 颁布
  •   |  2006-09-01 实施

GB/T 20123-2006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77.080.01 H 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20123-2006/ISO 15350:2000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常规方法) Steelandiron- Determinationoftotalcarbonandsulfurcontent Infraredabsorptionmethodaftercombustioninaninductionfurnace (routinemethod) (ISO15350:2000,IDT) 2006-03-02发布 200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会 GB/T20123-2006/ISO 15350:2000 月U 舌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5350:2000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 本‘标准,; b) 用小数点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夕; 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d) 将原国际标准中表6的位置移到9.2.2之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荣。 GB/T20123-2006/ISO 15350:2000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常规方法)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钢铁中总碳硫含量的方法。 方法适用于质量分数为。.005环-4.3%的碳含量及。.0005%一。.33%的硫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的生产控制分析工作,并符合公认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对分析方法的要求,这种 方法是被广泛接受的、好的实验室分析方法。本标准采用校准过的商业仪器,并以钢铁有证参考物质验 证校准,同时其仪器性能由常规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进行控制。 本方法可采用单元素测定方式,即单独测定碳或硫 ;或者采用 同时测定方式 ,即同时测定碳 和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437:1982钢铁--一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重量法 ISO4934:1980 钢铁— 总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重量法 ISO4935:1989 钢铁— 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ISO5725-1:1994 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1部分:通则和定义 ISO5725-2:1994 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方法的重现 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ISO5725-3:1994 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3部分:标准测定方法精密度 的中间测量 ISO9556:1989 钢铁— 总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工SO10701:1994 钢铁--一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光度法。 ISO13902:1997 钢铁— 高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ISO14284: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