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按摩及其在网络时代价值.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即按摩及其在网络时代价值

媒介即按摩及其在网络时代价值   20世纪60年代,正当英国甲壳虫乐队大举冲击美国广播电视之际,享誉全球的“媒介大巫”麦克卢汉出版了其最为畅销的《媒介即按摩》一书。此书犹如天之神谕,以格言警句搭配图片、照片,其构思之精巧、语言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媒介即按摩”一语也凭着书籍畅销100万册的业绩,①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同步发行的同名唱片和专题纪录片,②成为麦克卢汉最为流行的“标签”之一。   知识界对“媒介即按摩”的误解   时至今日,知识界对“媒介即按摩”的理解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将之视为麦克卢汉惯用的文字游戏的看法最为盛行。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认为:“对这个标题(媒介即信息)的议论大行其道,所以他禁不住来一点双关,把‘message’改为‘massage’,并以此命名一本新书。他在《逆风》中又幽了一默,说‘媒介即混乱时代(mess-age)’。在《把握今天》中,他又把message拆开,写成‘大众时代’(mass age)’。”③   何道宽持相同看法:麦克卢汉“用滑稽喜剧手法玩弄自己的表述,把message变成massage、mass age、mess age,于是就弄出了‘媒介即按摩’、‘媒介即大众时代’和‘媒介即混乱时代’这样的文字游戏”。④类似的还有《从容面对媒体》的作者莫利斯等。有人甚至认为“媒介即按摩”是对“媒介即信息”的“误拼”(即将“message”中“e”误拼为“a”),进而直接将之读作或译作“媒介即信息”。   可见,学界很少将“媒介即按摩”视作同麦克卢汉其他论断如“地球村”、“后视镜”那样的独立命题。事实上,“媒介即按摩”是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重要一环,他将“信息”(message)巧妙改作“按摩”(massage),实乃有意为之,且赋予其独立含义。廓清这一流布甚广之命题的深刻内涵,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曾被《花花公子》杂志称为“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被《纽约先驱论坛报》誉为“继牛顿、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的麦克卢汉,而且对于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图景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如何理解“媒介即按摩”   麦克卢汉曾多次提及“媒介即按摩”,足见其并非是对“媒介即信息”的误拼。1966年,麦克卢汉在致约万诺维奇的信中明确提及:“特勒昨天在电话中嘟囔,为矮脚鸡出版社和兰登书屋对《媒介即按摩》的争抢感到压抑。”⑤麦克卢汉研究专家马尔尚发现,《媒介即按摩》的书名是“麦克卢汉本人定下的”。不仅如此,麦克卢汉在其著作中也对该术语有多次论述。该书的策划人阿尔吉亦声称,取名“按摩”实际是暗示“媒介不是中性的东西,它拽住人,摩擦人的肌肤,按摩人的肉体,把人撞击得团团转”。⑥台湾和国内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媒介即按摩”的独立含义。陈应强等指出:“媒介不仅仅是信息,而且是向你全身一切感官发生作用的、像按摩一般的音讯。”⑦唐圣平注意到,麦克卢汉在提出“媒介即信息”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⑧   联系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我不解释,我只探索”,以及他所谓的“当今世界,拼接取代了视点,探索代替了目标”,可以说,“媒介即按摩”所属意的,不再是对单一感官施加影响的“视角主义”,而是一种为电子媒介所标志的非视角或反视角的整体思维。它是对人体做全身“按摩”。其内涵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媒介即后果。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可以用“后果范式”来概括。⑨在他那里,媒介即按摩,其含义在于“媒介作用于人类感官的比率,渗透其中并对其塑形和改造”。⑩理解媒介即意味着理解媒介的后果,[11]由此,理解“媒介即按摩”即意味着理解“按摩的后果”。这种后果不是发生在观念层面,而致力于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式和感官比率。   第二,媒介的后果是在“统一场”中“环视”的结果。麦克卢汉说,“‘媒介即按摩’指的是对当下发生事情的环视”。[12]他使用“环视”一词,同时引入海森伯的“统一场”理论,从性质和方式上对后果范式作了规定。在统一场中,各种要素的作用不是线性的、序列的,而是同时、同步的。即是说,媒介的“按摩”不再仅仅作用于单一肢体或感官,而是同时触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在“统一场”中的“环视”,而非如前电子时代的“视角主义”那样只是“从你坐的位置看”。   第三,以“环视”而非“视点”突出媒介的感性特征。用金惠敏先生的话说,“这实际上是将文学研究范式引入媒介研究”。意大利学者兰伯特以整书内容阐发了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文学根源,她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根源于其对教父传统和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研究,根源于古典人文三学科(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背景和现代主义的形式实验。[13]以至于麦克卢汉自己都承认,他“对媒介的研究深深扎根于瑞恰慈、利维斯、艾略特、庞德和乔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