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苏联社主义的改革尝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苏联社主义的改革尝试

第三讲 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尝试及其失败 一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1894~1971)击败了政治对手贝利亚、马林科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 他,曾被西方人用“傻头傻脑”来形容 尼克松评价赫鲁晓夫 尼克松曾评价说:   “赫鲁晓夫有最粗俗的幽默感、敏捷的智能、为达到目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攫取权力的残暴意志。在这些方面,我所遇见的任何领导人都会自叹不如。” 尼克松评价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身上很少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露声色、老谋深算的官僚特征,他更象一位个性鲜明,善于即兴发挥的艺术家。所以,在他政治生涯的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留下的往往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思考,而是趣味盎然的戏剧情节.”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七言诗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10月 西海如今出圣人, 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 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 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 人类从此入大同。 1,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1)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 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宣布闭幕后的当天深夜,向与会代表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实行集体领导。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①改组内务部。   ②平反一批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力图改变以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状况 (3)干部制度改革。 2、经济体制的改革 (1)工业体制改革。 主要是精简机构、权力下放,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2)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A、取消义务交售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B、改革农业的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C、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D、大规模开垦荒地。 3、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 经济领域强调物质利益原则,政治领域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和两全)理论”。 在苏联社会所处发展阶段问题上,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不切实际的宣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4、对外关系的调整和改革 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是苏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虽存在分歧和对抗,但并不影响二者间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唐·吉柯德式的奋斗 赫鲁晓夫对官僚机构所作的这点唐·吉柯德式的攻击,激怒了整个官僚阶层,他几乎跟所有人都闹翻了: -他跟党的最高领导的成员闹翻了,因为他分掉了他们的权力; -他跟经济、技术大员闹翻了,因为他不断地改组机构,使他们失去了位置; -他跟将军们闹翻了,因为他缩减了他们的部队和薪金; -他跟基层官僚闹翻了,因为他老是窜来审去,去视察、去挑剔、去批评、去发火、去骂人. 唐·吉柯德式的奋斗 所有的这些不满、干扰,反映在经济上是苏联社会的旧病重犯:消费品供应不足,食物短缺和持续的物价上涨,反映在政治上是赫鲁晓夫面临着失去各阶层支持的危险。 官僚保守势力反对是因为他要改革;人民群众不满却因为他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体制。他几乎将左派右派、上层下层全得罪了。赫鲁晓夫的下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赫鲁晓夫的下台 1964年10月16日,苏联塔斯社正式发表苏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满足赫鲁晓夫同志鉴于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的要求。”这位矿工出身的政治家黯然退出了政治舞台。同日,中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1)其改革是苏联旧的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推动促成的。 (2)其改革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 (3)对国际共运有巨大影响, 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苏联模式也存在需要改革的矛盾和弊端。  开启了日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当社会主义建设面临问题时 列宁:“号召大家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抢修铁路。” 斯大林:“一定是车厢内出现了阶级敌人。停车肃清阶级敌人。” 赫鲁晓夫:“大家下车,把列车抬过没铁轨的这一段。前面或许就有铁轨了。”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逆转 勃氏统治时期总体来说是苏改革进程的逆转。 政治体制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趋于停滞、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旧的行政管理方法大部分恢复。 可爱的勃列日涅夫 1906.12-1982.11月: 苏联元帅 四次苏联英雄称号 勋章(17枚): 1枚社会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