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戊戌变法人教版.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 戊戌变法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二中 你认为上述变法内容中对封建顽固势力冲击较大的有哪些?并简要说明理由。 (1)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2)取消八旗特权,打击了满洲贵族。(3)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之路,必然遭到反对。 (4)建立新军,必然打击旧军队的势力。 * 知识目标 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以及戊戌变法。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从而正确认识戊戌变法。 以康有不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要求维新变法,奔走呼号,宣传变法,投身改革。学习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简介 19世纪末,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法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 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加重。 2、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3、维新变法领导派别: 资产阶级维新派 4、戊戌变法运动发起时间: 1898年,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概况 一、戊戌变法的发生——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原因: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 2、过程: 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1300多人签名 3、结果: 因顽固派的阻挠,未送到光绪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4、“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不是维新变法的正式开始 注意: 二、发展——创办报刊、建各种学会 1、办报刊 《中外纪闻》(北京) 《时务报》(上海) 《国闻报》(天津) 《湘学报》(长沙) 2、创学会、学堂 强学会(北京) 南学会(长沙) 时务学堂(长沙) 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三、高潮——百日维新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被打动, 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自强。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 变法正式开始的标志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意义 经济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参政,提高效率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创设京师大学堂,办报、译书等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培养维新人才,有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军事 整顿海陆军,裁撤冗兵,用新法练兵,曾强海防。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及意义: 因此,变法受到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四、失败——戊戌政变 原因: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政变: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废除变法措施,但保留了京师大学堂。搜捕维新派,康梁逃往海外, “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变法持续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杨锐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五、戊戌变法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 意义 2.性质 3.失败 原因 4.结论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 2)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广大民众; (3)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反对变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一场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和进步的双重意义。 2、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问题一:如果袁世凯没有告密,而是支持维新派,变法能否成功? 答:不能。因为袁世凯告密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即使没有他的告密,变法也不可能成功的,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一、单项选择题 ?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 ) ? A.是机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