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云尘子《论语》说解.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4云尘子《论语》说解

里仁第四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所居住的里巷有仁德。为(wei4):叫做。(2)择:选择。处(chu3)仁:处于仁德的环境之中。(3)焉:哪里,怎么。知(zhi4):明智。 译文: 孔子说:“所居住的里巷有仁德是美好之事。如果不选择有仁德风俗的居住环境,怎么能算是明智呢?” 朱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说解: 怎么叫“里仁”?指的是所居住的里巷有仁德风俗。“里仁为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选择有仁德风俗的地方居住,二是使所居住的地方有仁德的风俗。在本章之中主要是指前者,但不能放弃后者。个人的道德修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对于开始学习君子之道的人来说,居住在有仁德风俗的地方可以得到仁人的引导、教化,有更多的机会明白是非;对于一般人来说,居住在有仁德风俗的地方,会生活得更安宁、快乐。正因如此,所以说“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的“智”,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聪明机智”,而是自然而然发自本心的智慧。要使所居住的地方有仁德的风俗,是任何一个人的事情,任何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更是君子的责任。 “里仁”的另一种解释是“居仁”,也就是说使自己的心立于仁德之境。钱穆先生说:“居仁为美,犹孟子云:‘仁,人之安宅也。’”“人贵能择仁道而处,非谓择仁者之里而处。”“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论语新解》)按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心是由恻隐之心而来。心安于仁德之中,便能永远不会失去;假如仁德依赖外在事物而存在,一旦遇到危难便难以保持。“仁者爱人”,“仁者人也”,能从“爱人”开始践履仁德,终究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人”。孟子说:“仁者无敌。”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2)。仁者安仁(3),知者利仁(4)。”  注释: (1)处(chu3):生活在。约:简陋贫困的境地。(2)乐(le4):快乐的境地。(3)安仁:因仁德而得到安宁。(4)知(zhi4):明智。利仁:因仁德而得到利益。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心的人不能长期地生活在简陋贫困中,不能长久地生活在幸福快乐中。仁德的人因仁德而得到安宁,明智的人能因仁德而得到利益。” 朱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乐,音洛。知,去声。约,穷困也。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说解: 没有人愿意长久地生活在简陋贫困之中,没有人不愿意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人生总难免会有简陋贫困的时候,往往难以得到长久的幸福快乐。在遇到简陋贫困境地时,在自认为长期的幸福快乐生活时,有仁德之心便知道要坚守的是什么,而不会因为外物而使心灵飘荡无根。所谓简陋贫困,所谓幸福快乐,都是外在的,都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只有立志于仁,才不会失去本心,才能在长久的简陋贫困境地中不怨天尤人、胡作非为,才能在长期的幸福快乐境地中不骄纵悖礼。 这里所说的仁与智,不是“仁义礼智信”中的三分之二,而好比是太极中的阴阳,阳行而阴从,仁行而智从。然而,现实之中的人,避免有偏仁偏智的区别,因此而有了仁者、智者之分。“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首先可以理解为,仁者因仁德而得到安宁,智者因仁德而得到利益,其中所说的安宁与利益都是自然的安宁、合义的利益。其次可以理解为,仁者心安于仁,不为名利等任何外在事物而舍弃其仁心,因此,不为求得仁之名却言行自然符合仁道,是“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就像颜子、闵子一样无怨无悔,虽贫能安,处逆境而尽本心;智者求仁之利,不仅重视仁之名,而且欲因此而获其利,因此,有意于依照仁德而行,不能说智者能得仁道,却能择善而不惑,“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 原文: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1),能恶人(2)。” 注释: (1)唯:只有。好(hao4):喜欢。(2)恶(wu4):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真正喜欢该喜欢的人,能够真正厌恶该厌恶的人。” 朱注: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恶,皆去声。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