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病课件_1.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蠕虫病课件_1

5)防治 淡水浸浴5-10分钟,虫体即可脱落死亡,然后把鱼放回池塘,浸浴用的水要妥善处理。 贝尼登虫病之防治 复殖吸虫概述 复口吸虫病 黑点病 等睾吸虫病 侧殖吸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殖吸虫病 分类:扁形动物,吸虫纲 外部形态: 大小:小的0.5mm以下,大的可达10cm以上 形状:扁平叶状、卵形、肾形 对称: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前固着器:口吸盘(小) 后固着器:腹吸盘(大) 内部构造: 体壁:无体腔,体壁由皮层和肌肉构成 神经和感官:梯形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焰细胞、排泄囊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和肠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生活史: 卵:0.025-0.4mm,体外孵化 毛蚴:纤毛、眼点、圆锥形突起、腹足类 胞蚴:球形或囊状、微绒毛 雷蚴:长形、螺为中间宿主 尾蚴:吸盘,鱼为中间宿主 囊蚴:终寄主 成虫:产卵 复殖吸虫概述 1.复口吸虫病 1)病原体 也叫双穴吸虫病,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引起的疾病,我国有湖北复口吸虫、倪氏复口吸虫、山西复口吸虫3种,尾蚴为典型的无眼点、具咽、双吸盘、长尾柄、长尾叉,特征是在水中不动时候呈丁字形;囊蚴呈瓜子形。 复口吸虫病之病原 2)流行情况 复口吸虫病之流行 复口吸虫的成体寄生于鸥鸟,卵随鸟粪进入水体,孵出毛蚴,钻入椎实螺中发育成胞蚴和尾蚴,故此病的发生传染源是鸥鸟,媒介是椎实螺。急性复口吸虫病的发病季节为5-8月,其引发的白内障全年发生 3)症状 复口吸虫病之症状 尾蚴经肌肉进入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病鱼在水中激烈挣扎,头部脑区和眼眶充血,引起死亡,或病鱼身体痉挛弯曲随即死亡或尾蚴在水晶体定居发育成囊蚴,囊蚴积累形成鱼类的白内障症状。 4)诊断 在显微镜下取病灶组织进行观察 复口吸虫病之诊断 5)防治 难治疗,预防为主,主要是杀灭椎实螺,驱赶鸥鸟来进行。 复口吸虫病之防治 2.黑点病 1)病原体 由茎双穴吸虫的囊蚴引起的,主要发生于鲢鱼、鳙鱼、团头鲂等中上层养殖鱼类,发病严重的池塘中,草鱼、青鱼、鲤鱼、鲫鱼也会轻度发病。 黑点病之病原 2)流行情况 黑点病之流行 引发此病的吸虫成虫多寄生在食鱼鸟类的肠道中,如翠鸟、苍鹭,包括鸭子。第一中间宿主为椎实螺,进入第二中间宿主发育成囊蚴,在经常放养鸭子的池塘易于发生此病。 3)症状 黑点病之症状 病鱼瘦弱,体表躯干、鳍条和头部有许多黑色斑点状的结节,有粗糙感,严重的病鱼有竖鳞现象,把黑点用针刺破,可见蠕动的吸虫幼虫。 3.等睾吸虫病 1)病原体 鳔等睾吸虫,寄生在鲇、大口鲇、长吻鮠、黄颡鱼、鳜鱼等在鱼池中作为繁殖的亲鱼,多为散在性发生。 等睾吸虫病之病原 2)流行情况 等睾吸虫病之流行 在天然水域中即存在,并非在养殖中发生,我国的长江、珠江、闽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中型湖泊都有发现 * 水产动物疾病学 Diseases of Aquatic Animals 第十章 蠕虫病 一、蠕虫概念 二、单殖吸虫病 三、复殖吸虫病 四、绦虫病 五、线虫病 六、棘头虫病 七、环节动物病 蠕虫概念 蠕虫的定义: 所谓蠕虫,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等低等无脊椎动物。 单殖吸虫概述 指环虫病 三代虫病 锚首吸虫病 贝尼登虫病 单殖吸虫病 分类:扁形动物,吸虫纲 外部形态: 大小:0.15-20mm 形状:指状、叶状、(椭)圆 体表:无棘,有时有乳突 前固着器:口吸盘或头器 后固着器:钩、铗、室 内部构造: 神经和感官:围食道神经、眼点 排泄系统:焰细胞(特色)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和肠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生活史:卵生、无中间宿主、钩毛蚴 单殖吸虫概述 1.指环虫病 1)病原体 指环虫,属于指环虫科,主要种类有鳃片指环虫(草鱼的鳃、皮肤和鳍)、鳙指环虫(鳙鱼的鳃)、坏鳃指环虫(鲤、鲫、金鱼的鳃)、小鞘指环虫(鲢鳃)等。 指环虫病之病原 指环虫的基本特征:虫体较小,能象蚂蟥样行伸缩和移动。头端4分叶,咽的两侧分布有2对呈方形排列的褐色眼点。虫体的前半部有一角质的交配器。体后端为一膨大呈盘状的固着器,内有一对锚形的中央大钩、背腹连接棒和7对边缘小钩。 鳃片指环虫 2)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之流行 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主要感染淡水鱼,靠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季节为春末夏初,温度20-25摄氏度,大量寄生可引起鱼苗的大量死亡。 3)症状 大量寄生于鳃部,用前固着器吸附在鳃上,后固着器固定在鳃上,造成损伤,有时一条鱼的鳃上可以寄生1600多条虫,密集成白色的泡沫状团块,导致呼吸困难,粘液增多,鱼体瘦弱。 指环虫病之症状 4)诊断 在显微镜下取鳃组织进行观察 指环虫病之诊断 5)防治 放养前消毒鱼种 全池遍洒敌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