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改革——人精神大解放
宗教改革——人的精神大解放 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神学,它造成的思想解放却动摇了教会精神统治的根基,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16世纪在西欧北欧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起了精神解放的作用,它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使它再也无法以真理的垄断者自居了。 一、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政治运动。这次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 15、16世纪,天主教会极其腐败,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天主教会拥有世界地产的1/3,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它采取各种手段聚敛钱财,如征收什一税、特赦税,出售神职和赎罪券等。教会各级上层人士过着糜烂的生活。法国的教士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窟。意大利的教士竟达到与医生合谋毒死病人以侵吞病人财产的地步 。 宗教改革运动酝酿已久。早在13世纪,西欧已经有了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廉价教会的呼声。约翰·威克里夫(1320——1384)提出,简化宗教仪式,用英语做礼拜,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英国教会。 15世纪,杨·胡斯(1370——1415)倡导改革运动,在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摆脱罗马控制的民族教会。16世纪初,马丁·路德提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系统理论,宗教改革运动最终形成高潮。 除宗教因素外,它还直接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有关。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德国由于各种矛盾特别尖锐,且急剧恶化,因而成为西欧宗教改革的策源地。 15世纪后半期到16世纪初,德国虽然是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商业、工业、农业进步很快,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尽管汉萨同盟自15世纪末以来日益衰落,但是从意大利到北欧的商道还要通过德国, 因此德国的商业活动,尤其是中介贸易仍然相当活跃。工业方面,发展较快的是采矿、冶金、纺织和印刷等部门。农业方面,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产量增加。 但是,德国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缺陷。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封建割据影响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德国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各城市之间缺少商业联系和交往。 经济的分散性深刻影响了政治的发展。16世纪初的德国仍然没有权威的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军队、法庭和货币,甚至没有明确的疆界,实际上是由7大选侯,10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上千个骑士和100多个自由城市统治着。这种割据局面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德国阶级关系日趋复杂,内部矛盾更为尖锐,矛盾的集中点是天主教会。 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是马丁·路德(1483——1546)。他出身于富裕市民家庭,18岁进入埃尔富特大学,后来在维登堡大学学习,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505年,路德在修道院当修道士, 1507年成为神甫,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并出任维登堡修道院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专至于《圣经》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人们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在上帝面前使自己释罪。”这种通过信仰才能得到释罪的教义,便成为路德神学的中心教义。 马丁·路德 在路德就任教职期间,发生了一起事件,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1517年10月,教皇派特使台彻尔去德国兜售赎罪券,在特使的唆使下,许多人纷纷前去购买,希望获得拯救。这种欺骗行为使路德大为震惊。 因此,他起草了《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攻击贩卖赦罪券的行为,并且按照当时流行的方式,于1517年10月31日张贴在一所城堡教堂的大门上。 他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出卖赎罪券是“欺骗”和“捏造”,以后,他又把这篇檄文印了出来,把它们送给在其他一些城市的友人。这样,人们拥护路德,把他看成是领袖,反对出售赎罪券的浪潮很快席卷全国。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路德逐渐走上与罗马教皇彻底决裂的道路。1519年7月,路德及其追随者卡尔施塔特同教皇在莱比锡进行公开辩论。1520年,他公开号召运用百般武器讨伐教皇,并先后发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关于基督教自由》和《教会被掳于巴比伦》3篇重要文章。1520年6月15日,教皇利奥十世颁布教皇训令,谴责路德的学说,并且要求他在60天内放弃主张,否则以异教徒论处。 路德以公然当众焚烧教皇训令作为回答。他因此被开除教籍。1521年4月,德皇查理五世秉承教皇旨意召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要路德公开认错,路德在议会席上义正辞严地为自己申辩,拒绝认错, 5月8日,查理五世下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