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解剖_斜视分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外肌解剖_斜视分类课件

* 三、视力检查 四、屈光检查 视力检查 儿童视力的年龄标准: 3岁为0.5,4~5岁为0.6,6~7岁 为0.7, 7岁以上为0.8 婴幼儿视力估计的方法?遮盖试验 OKN PL 图形 VEP 婴幼儿视力的定性检查更重要! 隐性眼球震颤患者检查视力需注意什么? 有代偿头位的眼震患者视力检查 * 屈光检查 睫状肌麻痹验光: 首次屈光检查的儿童 需要全矫治的远视者 有内斜的远视儿童 有视觉疲劳症状的成人远视者 调节内斜患者,半年验光一次,在保证最佳视力、眼位正的前提下,逐减度数 * * 五、斜视的定性检查 角膜映光法 交替遮盖法 遮盖-去遮盖法 交替遮盖回答了有无眼位偏斜及偏斜类型。 遮盖去遮盖回答了 1 眼位偏斜属于显斜视还是隐斜视 2 注视眼 3 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 * 六、斜视角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 test):视力极差者,婴幼儿及不能合作者 三棱镜加遮盖法:他觉斜视度定量检查 马氏杆检查:自觉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双Maddox杆试验测量旋转偏斜 * * 最简单 和常用 (一)角膜映光法 * * * * 内斜 Or 外斜? 斜视多少度? * 内眦赘皮所致的假性内斜视 * (二)三棱镜加遮盖 手术设计的 主要参考指标 光学原理 * (三)三棱镜加maddox杆法 适用于隐斜视、旋转性斜视 * (四) 同视机法 主观斜视角检查法(自觉斜视角) 客观斜视角检查法(他觉斜视角) 所查斜视角代表视远的斜视角,但因近感辐辏存在,故有误差。 * * * To be continued…. 第二讲 眼球运动检查 * 六、眼球运动检查 * 单眼运动检查: 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方法:遮蔽一眼,观察另一眼各方向运动是否到位 判断标准:单眼运动正常的标志?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同视机诊断眼位检查 Hess屏检查 复视像检查 双马氏杆 Bagolini线状镜 Parks三步法 牵拉试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zinn总腱环。 下面分别介绍6条眼外肌的解剖特点: * 上直肌向前外方走行,在第一眼位,其牵引力方向与视轴大约成23°角。 由于上直肌附着于眼球上方,旋转中心前方,所以第一眼位,收缩时主要功能是使眼球上转。 又由于上直肌附着点偏于旋转中心鼻侧,所以产生眼球内转; 同事由于牵引力方向与视轴所成之角度还可以产生令角膜垂直经线上端倒向鼻侧的内旋作用。内转和内旋为上直肌的两个次要功能。 * 上斜肌 牵引力与视轴成51°角。 1 在眼球上方,附着与旋转中心之后,所以将眼球后极牵引向上,使眼球前极向下转。 2 附着点靠眼球上,后外方,收缩时产生一定外转。 * 单眼运动不能显示眼外肌运动功能不足时,用双眼同向运动检查 * * 先天性,发病六个月以内恒定内斜视,又称婴幼儿型170 调节:当人们由看远处目标转向近处,双眼接撞击收缩,晶体悬韧戴松弛,晶体凸度增加,屈光力增强 每只眼有几条眼外肌?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各条肌肉的作用是? 各眼外肌的诊断眼位? 斜视有哪几种分类标准? * 一、眼外肌解剖 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 有6条: * 外直肌 内直肌 上直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 斜肌与视轴成510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 外直肌-外展神经 其他 -动眼神经 供应四条直肌的动脉-7支睫状血管-巩膜、角膜缘、虹膜 , 斜视手术单眼通常不能同时行三条直肌的手术,以防眼前节缺血。 * 内直肌 外直肌 * 作用: 内转 作用: 外转 * 上直肌 作用: 上转 内转 内旋 下直肌 作用: 下转 内转 外旋 上斜肌(superior oblique muscle) * 作用: 内旋 下转 外转 起自眶尖部总腱环,沿眶上壁向前至眶内上缘,穿过滑车向后转折,经上直肌下面到达眼球赤道部后方,附着于眼球的外上巩膜处。 下斜肌(inferior oblique muscle) * 作用: 外旋 上转 外转 眶下壁前内侧上颌骨眶板近泪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