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资料斜颈课件
先天性斜颈 造成斜頸的原因很多,如半頸椎症( 某節頸椎只有半塊 )、斜視、頸部淋巴結炎、急性頸部筋膜炎、神經系統病變或受傷等等。其中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造成之嬰幼兒先天性肌性斜頸是最常見的一群,也是狹義上一般所稱之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颈 小儿斜颈最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痉挛的牵拉致使颈部歪斜,下颌转向健侧。嬰幼兒斜頸之發生率約為0.4%。 肌性斜颈的病因 1.胎儿位置不正常 胎儿在子宫内的头颈部位置异常造成胸锁乳突肌缺血所引起。? 2.产伤或难产 臀位产或使用产钳等因素有关,有些剖腹产的新生儿也可发生斜锁。但有资料提出斜颈的发生與生產過程並無直接關係;理由是許多難產甚至鎖骨骨折或上臂神經叢受傷的新生兒中也絕少有斜頸的發生。 3.以上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 在嬰幼兒斜頸當中最常見的情況是(約佔2/3):出生後2-3週發現頸部胸鎖乳突肌有一個約2-3公分大小不痛的腫塊 此時不一定有頭頸傾斜的狀態存在,多數只是單純的臉轉向對側;接著腫塊逐漸變硬而整條肌肉也變厚變緊,頭頸轉動受限,斜頸形成。 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 另一種情況是(約佔1/3):沒有出现腫塊,其整條胸鎖乳突肌或其中一部份肌肉束變成緊縮的纖維帶,直接以斜頸的症狀为表現。由於沒有腫塊且纖維化之初期不易察覺,通常在出生1-2月以後才被發覺。 半年后肿块渐缩小消失,可见胸锁乳突肌形成纤维性挛缩的条索治疗不及时可继发患侧颜面短扁、健侧颜面长圆,眼、耳歪斜晚期继发深筋膜增厚挛缩,使治疗更加困难 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无异常。 嬰幼兒斜頸伴隨的继发症状 1. 斜頭症(Plagiocephaly):由於頸部之轉動受限,嬰兒總是偏向固定之一邊平躺,頭顱因重力變形而產生顱顏不正。從頭頂觀之,患側之前額骨與對側之枕骨變得較扁平,患側耳朵也相對的後移。 2. 患側下半邊顏面發育不良:一部份嬰兒在新生兒期就有此症狀,與斜頸同時出現;此可能與坐胎不正、患側臉面受壓迫有關。但多數在斜頸出現後幾個月才漸漸顯露出來,可能是因為頭向固定,患側顏面骨和相關肌肉運動受限所造成之廢用性萎縮。 3. 姿勢性斜視:因為長期歪著頭斜看世界,眼球肌肉做不正当的視野平衡代償運動而引起。可見於年齡已大、沒有確切治療完善的斜頸病人。目前大多數孩童都能獲得早期治療,因斜頸而斜視的情況已很少見。 肌性斜颈的鉴别诊断 骨性斜颈 颅底凹陷、环椎枕骨融合、先天性齿状突畸形、先天性颈椎融合等 颈椎半脱位 多为3~5岁儿童,咽部炎症后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充血,突然出现头颈部偏斜,活动受限,项肌紧张。X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眼球性斜頸 因為眼球肌肉不平衡造成斜視,近而引起斜頸症狀,一般到了6-12月以後才出現症狀。有此懷疑時應儘快由眼科醫師評估診斷治療,以免造成視力之損傷。 其它 颈部椎间盘病变、脊髓空间症、一侧胸锁乳突肌缺如等均可引起头颈部倾斜。 颅底凹陷 枕骨大孔周围颅底骨内陷进入颅腔,继而下方的寰枢椎,特别是齿状突随之上升进入颅底形成的畸形。表现为短颈畸形、斜颈、颈部活动受限,常合并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如四肢痉挛性瘫痪,肌力减退,步态不稳,感觉障碍、低位颅神经受压症状,椎动脉供血不足,颅内压升高等。 颅底凹陷X线表现 侧位片:齿状突尖端chenberlain线(硬腭到枕骨大孔后唇连线)3mm以上,在或Mc gergor线(硬腭到枕骨最低点连线4.5mm以上 正位片:齿状突超过双侧乳突尖连线10mm以上 环椎枕骨融合 寰椎与枕骨基底发生的部分或完全的融合。表现为短颈、斜颈、颈部活动受限、高肩胛、脊柱后突畸形并伴低位颅神经受压症状。 伸曲位的颈枕部侧位断层片可见环枕关节融合,齿状突升高相对后移 先天性齿状突畸形 一、齿状突缺如 二、齿状突发育不良 三、齿状突游离。 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斜颈(一般无短颈畸形)椎动脉及神经压迫症状,严重可出现四肢截瘫、甚或呼吸停止。 四、先天性颈椎融合 融合可以是二个或多个颈椎,融合范围可以是椎体间、椎弓、椎板、甚至是棘突。单纯椎体融合少见,多为椎体及附件同时融合 肌性斜颈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患側臉部向上之俯臥睡姿、餵食或逗玩時誘其轉向健側也很有幫助。 在保守治療期間應每個月追蹤評估肌肉鬆緊、頭頸轉動範圍、颜面對稱大小,依其結果決定繼續物理治療或採早期手術治療。 牵引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症 通常物理治療三個月應該有明顯的進步,若是完全沒有幫助甚或更緊,應早採手術治療。對於那些稍有進展的可以繼續物理治療,三個月後再決定。當幼兒已七、八個月大,若是其頭頸轉動仍然受限,繼續物理治療已沒有什麼幫助,徒然增加顱顏變形而延遲了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