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省身和他“数学大国”梦
陈省身和他“数学大国”梦 一部近代世界史告诉我们:凡是世界经济、军事大国,一定也是数学强国。中国数学在宋元时期曾经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到了明清的时候开始衰退。进入20世纪,中国数学落后于世界数学几乎有三百年。今天的中国如果要成为一个醒狮——而不是睡狮欢腾在国际舞台上,她的数学就必须赶上世界水平,这就是陈省身先生于1988年在南开大学讲的:“……要求中国数学的平等和独立”。 陈省身(1911-2004)是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积极从事整体微分几何的研究,被视为嘉当当之无愧的继承人,由于“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杰出贡献,而对数学整体产生深远影响”而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有诗句:“千古寸心事,欧高嘉黎陈”说的是其在几何学界的地位已直追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和嘉当。 2004年11月2日,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8cs2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此来表彰这位数学大师对数学事业的贡献。 然而这位被尊为“微分几何之父”的世界级数学大师,回顾自己的一生,却只是平静地说:我的微博贡献是尽力帮助中国人树立起科学的自信心。平实的一句话,是他大半世纪奋斗的结晶。 陈省身生于辛亥革命那年,浙江嘉兴人。其父母盼子日后能效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遂为其取名为“省身”。陈省身15岁便到姜立夫主持的南开大学数学系就读,1930年转到清华大学,其后跟孙光远研修微分几何,1934年他赴德国汉堡,两年后在布莱希克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37年又到巴黎接受嘉当的指导,迅速达到微分几何的前沿。 陈省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让他一步步朝着世界数学高峰前进。他说自己在数学上努力,就是想打破“中国人不如外国人”这种心态,证明中国人在数学上可以做得和外国人一样好,甚至更好。 在德国汉堡,布莱希克的助教凯勒开了一个讨论班,一起研读《微分方程组论》。可是该定理实在太复杂,凯勒又不善讲课,参加讨论班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陈省身坚持到底。嘉当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覆盖了广泛意义下的微分几何的全部,他的许多思想和结果都是基本性的。然而,其论著却十分难读。陈省身追随嘉当后,被允许每两周去嘉当家中面谈。他全力应付这种“面谈”,在巴黎艰苦奋斗了一年。他回忆嘉当时这样说:“我的法文不好,每次见他,我总是把结果和问题写好,他的答复我听得懂。我们的双周谈话后,第二天往往接到他的信,告诉我讨论后他的一些新想法。可以想见,这段时间我的工作是很紧张的。 ”“汉堡巴黎访大师,艺林学海植深基。”陈省身在巴黎紧张工作了10个月,完成了论文3篇,而他的收获却远远超出这个范围,不仅学到嘉当的理论,最重要的是学到嘉当的数学语言和思考方式。 法国归来,迫于战事,陈省身来到西南联大任教。当时的昆明几乎与外界隔绝,物资匮乏,条件十分困难。1939年7月,陈省身同郑士宁在西南联大举行婚礼。不久因日寇轰炸,陈省身夫妇被疏散到近郊,与理学院院长吴有训同住一院。此时,郑士宁已怀孕,陈省身又不会干家务活儿,日子过得很是狼狈。吴有训夫人便请他俩每天到自己家吃饭。后来,陈省身自称曾当过吴有训先生家的“食客”。翌年,郑士宁回上海父母家待产,陈省身同几位没带家眷的教授合租一个戏台。儿子在上海出生后,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交通中断,郑士宁母子只得滞留上海。陈省身在昆明仍然过着单身生活。他孑然一身,虽然孤寂,却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苦读嘉当理论,后来他自认为:“我一生数学工作的突破,是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完成的,但事前在西南联大的准备,实为关键。”也就是说,条件艰苦的西南联大,是这位数学大师一生事业的重要准备阶段。 开拓、创新、奋进,绝不满足,永远向前,他一步步踏入世界最高的数学殿堂。从20多岁开始研究数学,一直到93岁去世,70多年的时间他一直痴迷于数学王国,研究那些奇妙的数字。大师自己痴心做数学,更关心要让中国成为数学大国。 70年代,他在诗作《回国》中写道: 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 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和跨世纪的眼光。 1988年,陈省身在21世纪数学展望研讨会上,提出要建设“21世纪数学大国”,这被参加会议的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风趣地称作是“陈省身猜想”。于是,“21世纪中国要建成数学大国”这个“陈省身猜想”便在数学界广为流传。 陈省身认为,由于中国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中国人往往会有“不如外国人”的心理。他一再论证,21世纪中国成为数学大国是有充分理由的。从物质上来说,研究数学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数学需要的经费最低,搞数学的人在家拿支笔和几张纸就可以做。有了传真,可以将我们和全世界联系起来,能够拿到必要的材料。另外,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