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城农耕与游牧对决
长城农耕与游牧对决 任何一个人第一次看到长城,都会惊叹那绵延在山脊之上的人间奇迹。历代中原王朝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起这座举世闻名的防御工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铁蹄。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品牌和象征。 马可波罗见过长城吗 有一个异族人却例外,他就是马可波罗。这个13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年轻时跟随自己的叔叔穿越广袤的亚洲大陆,历尽艰辛,抵达了东方的中国,那时统治中国的是元朝的忽必烈大汗。马可波罗在自己的游记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中国的各种见闻,尤其是一些让他惊讶的事物,比如中国人居然用纸币作为交易货币,任何一个老板都不能拒绝接收顾客的纸币;再比如他看到北方中国人用黑色的石头替代木柴做燃料,而且取暖效果比木柴还好,这黑色的石头显然是煤,那时在欧洲还很少使用。 但是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却偏偏没有提到那条“伟大的墙”(The Great Wall),这一度成为否定他曾到过中国的重要证据。雄伟的长城是那么的醒目,在古代世界中,只有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可以与之媲美,马可波罗又不是瞎子,会看不到长城吗?如果他真的见到过长城,不可能不以崇拜的心情记录在案。 其实,他也许真的看到过长城,但那时的长城不过是一些断壁残垣,许多遗址甚至不如旁边的猪圈宏伟! 别笑,长城附近的居民从遗址中取石砖来砌猪圈的行为自古有之,直到今天。实际上,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在汉代得到了加强,汉长城总长甚至达到了2万余里。但是自汉以后,长城逐渐被废弃,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秦汉长城早已没有当年的风采,倒塌的倒塌,拆掉的拆掉,许多城砖都成了老百姓盖房子、垒猪圈的好材料。 想想看,秦朝时期的工程留到今天的有哪些?兵马俑是因为被埋藏地下而得到了保存,都江堰和灵渠由于在水利方面的重要意义,被后人精心地维护至今。除此之外,秦朝的建筑全部灰飞烟灭了。秦朝的长城建于公元前,到忽必烈时期已经1500年了,一年年风吹日晒的,又没有涂护肤SOD蜜,秦长城早就没有原来的那张脸了。 也怪马可波罗自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主儿,在游记中多次吹嘘自己在元朝屡建功勋???比如向忽必烈敬献回回炮攻打襄阳城之类的事迹,导致后人对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产生了怀疑。再加上明朝中叶开始,西方传教士纷纷东来,发现一道雄伟的大墙赫然屹立在中国的北方山脉上,更加怀疑马可波罗同学根本就没来过中国,根本就没见到过长城。其实,这些西方传教士看到的长城,已经不是秦汉时期的长城了,而是明朝前期为了抵御北方瓦剌等部的入侵,几乎是在原来秦汉长城的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 现在让我们把马可波罗放在一边,关注一个与长城有关的位置问题:为什么时隔一千六七百年,明朝长城会与秦朝长城修建的位置基本重合呢?难道这只不过是一次巧合? 长城建在哪儿,得听老天的 中原王朝基本上是农耕民族的国家,它们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时而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财物,时而农耕民族北上驱逐鞑虏,双方在长城一线来回拉锯,从周朝一直对抗到了明朝末年。在这三千年的对抗中,中原王朝的北方边界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位于长城附近。难道长城真能起如此大的作用,可以限制两边民族的扩张吗? 长城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表面上看是长城限制了两边民族的活动,实际上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降水量。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张中国年降水量图,再与长城的位置图对比,我们就会发现,长城几乎与穿过中国北方的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从华北北面的燕山山脉向西,经过今天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北段、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山脉,再折向西南,长城的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吻合得很好。 为什么长城偏巧建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上? 降水量的多少,对于地表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地表植被就会以耐干旱的草为主,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们就必须采取放牧牛羊的方式养活自己。虽然开垦草原生产粮食也并非不可以,但没有降雨量的配合,几年下来,土地就会沙化,无法继续种庄稼。所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北的地区,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反之,当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时,人们就可以开垦农田,比如在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等作物,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于是,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南,古代人的职业大多是选择当个农民。 在中国古代,中原的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最远只能扩展到这条降水线附近,而北方的草原游牧部落如果向南突破了这条老天爷划定的界线,也会感到自己的牛羊没有足够的草场,畜牧生产不合时宜。于是,400毫米等降水线就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但是,等降水量线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原文化是以农田为基础的农耕文化,更提倡安居乐业,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对外劫掠。可是游牧民族的情况却不太妙,在某些严寒的年份,或者畜疫流行时,他们的牲口大批死亡,整个部落就会陷入生死存亡的绝境。在得不到南方农耕民族救济的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