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Y0940-2000电子多点测斜仪操作规程.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ZY0940-2000电子多点测斜仪操作规程

电子多点测斜仪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多点测斜仪的测量技术指标,操作方法及维护与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作业中能测量单个或连续多个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的电子多点测斜仪。 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 测斜仪标准配置由探管、接口电源箱、计算机、打印机、连接电缆等组成。其中探管由测量头、电子柱和电池筒组成。 2.2 工作原理 测量仪探管中的测量头包括三个加速度计和三个磁铁通计。三个加速度计测量重力加速度在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向上的分量。三个磁通计测量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向上的地磁分量。传感器与其伺服电路,将输入量变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输出电压。温度传感器及其电路将温度变换成输出电压。这7个输出电压和1个基准电压,经选通开关依次输入到A/D变换器,生成数字信号,存入存储单元,就完成了测量采集数据的过程。 3 仪器技术指标 3.1 测量范围 井斜角:0~180° 方位角:0~360° 工具面角:0~360° 3.2 重复测量精度(见表1) 表1 仪器精度 项目 精度范围(°) 井斜INC ±0.2 方位AZ ±1.5 工具面TF1(井斜10° 重力高边) ±2 工具面TF2(井斜≤10°磁性高边) ±2 3.3 其它技术指标 3.3.1 探管工作温度范围:+6℃~+125℃ 3.3.2 抗压筒最大承受压力:120MPa 3.3.3 抗压筒外径:45mm/35mm 3.3.4 测量点数:2000个 3.3.5 测量延迟时间:1s以上可调 3.3.6 测量的间隙:5s以上可调,标准为1min。 4 操作方法 4.1 测斜操作所需的设备及软件 4.1.1 地面部分:计算机、接口电源箱、测试电缆线。 4.1.2 下井部分:探管、外保护筒。 4.1.3 软件:地面检测软件、下井测斜软件、补偿软件。 4.2 地面检测 4.2.1 连接好地面设备,接口电源箱的开关置于地面检查状态(如图1所示)。 220V电源 图1 4.2.2 检查接口电源箱电源,确保交流电压在设计值220V±10%,必要时可选用UPS稳压电源。 4.2.3 检查电池筒通电的各连接部位,测量电池电量,以防电量不够,取不上数据。 4.2.4 启动检测软件,检测加速度计且显示井斜、方位、工具面等数据,在地面温度低于6℃时,应将探管预热30min。 4.2.5 将接口电源箱开关置于测量状态,检查存储器,设置初始化菜单,即测量延迟时间、测量间隙。 4.2.6 检查地面测斜绞车运转情况及测斜仪外筒密封、减震情况,及时更换“O”型密封圈及减震胶棒或弹簧。 4.2.7 有下列情况之一,仪器不准入井: a) 指示悬重与实际悬重不符。 b) 井下有涌、漏、阻、卡现象。 c) 井下摩阻大,粘卡严重。 4.3 下井测量 4.3.1 地面工作完成后,拨动开始测量开关,批示灯灭,开始计时,将仪器装入外筒,下井测量。 4.3.2 下井测单点时,可用钢丝绳吊测,也可投测,且钢丝绳入井处要做两个以上的记号。 4.3.3 起钻进行多点测量时,根据所定时间间隔,确定好测量点的井深,测量数据与井深相对应。且每个测点前后15秒应保持钻具处于静止状态。 4.3.4 起出仪器后,把仪器从外筒中取出,关闭电源开关,卸下电池筒,把探管与电源箱及计算机连接,读取测量数据。 4.3.5 读取数据后,把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5 维护保养 5.1 测斜仪器的维护 5.1.2 仪器在存放过程中要防尘、防潮、温度小于30℃。 5.1.3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要防震。 5.2 测斜仪器的保养 5.2.1 每次上井前对探管、接口电源箱、计算机、打印机进行联机检查,保持本体清洁。 5.2.2 每次上井前对仪器各部位的紧固螺钉进行检查,发现松动及时拧紧。 5.2.3 仪器每使用一年后,应进行有关参数的检定和检测。 说明:(即前言) 由于钻井市场对井身质量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测量仪器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随之带来了操作不当,仪器损坏等一系列的问题。 正确的操作是获得可靠测斜数据的基础。本标准就电子多点测斜仪的测斜技术指标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并从其结构、工作原理入手,对其进行了分析,使从事此项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加熟练的操作。 本标准由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隆新林、李俊彬。 3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