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docVIP

《伤寒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学《伤寒论》后浅谈“治未病”思想 吴群 ;指导老师:刘松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12针研班 学号:123512108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预防养生、“亚健康”的调治、疾病的先期治疗、病后的防变以及调护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经提出:“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上题;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只有治未病才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研究仲景的未病医学的思想,是预防养生医学和临床防治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伤寒论》有 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伤寒论》中井未明确提出“未病”和“治未病”一词,然仲景十分重视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井将其临床防治医学体现于《伤寒论》一书之中,下面笔者就《伤寒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介绍一下。 六经纲要及本证探析“有病早治”思想 有病早治:仲景认为,人若患病,必须尽早治疗,及时服药,切忌隐瞒忍耐,抱侥幸获 愈的心理,结果导致沉病不起。首先,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之气而上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风寒之邪袭表,太阳首当其冲,全方面的防卫,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其次,既重视初期阶段太阳病的防御与治疗,又更加重视外邪直中其‘已为_经病的现阶段 诊治。故仲景在《伤寒论》六经病每一篇中,各设“之为病”的条文作为提纲,使辨证径渭分明。并在论及各病证治中,犹恐医者临纷繁之证而迷惘,常于关键之处一语道破,诲人以当机立断之法。如仲景在诊断小柴胡汤证时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意在强调只需见其部分上证,即可确诊,不必待诸证悉具。 2、六经传经规律探析“已病防传”思想 张仲景认识到疾病的传变规律上要有五脏乘侮传变和循经传变,所以一方承《难经》之旨,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一方面根据六经传变规律,提出预防治疗、防止传变的发生。 3、六经“变证”探析“病变防盛”思想 变证是六经病失治或误治后,临床证候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证候。由于不是通过传经的方式而形成的,故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者,后世医学家习惯称其为变证。凡是反复误治所造成变证,《伤寒论》称其为坏病。变证在《伤寒论》里几乎占了1/3,对于变证的认识,重点要放在病机的变化和证候实质上。对于变证要洋审细辨,遵循《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深人地观察脉和证,才能知道误汗、误吐、误下这些症结所在,然后在根据证候治疗。这就是仲景对“辨证论治”精神最明确的文字表述。病变防盛,就是疾病失治或误治后,超出常规疾病传变规律,产生了新证候,临床为防止病情变生重证,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4、从阳明病与少阴病的“急证”探析“病盛防逆”思想 “病盛防逆”:这是对已形成的病症急剧发展、危象即将显露的特殊情况下,为防止病情由盛转逆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在《伤寒论》可体现为急救回阳、急存真阴。 其一急救回阳:在伤寒病过程中,人体阳气最 易受损,甚则衰脱而生它变。所以仲景对阳气虚衰之候,常施以急救回阳之法,绸缪于未雨。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自二四逆汤”,少阴为一身阳气之总司,若见脉沉而不起,则少阴阳气衰微证已露,此时若不急救回阳,则病势急转直下,吐利,厥逆,烦躁,汗出亡阳等险证难免,所以,仲景于此条一字千钧地下此“急”字,其防微杜渐的思想更明。 其二急存真阴:阴即人体内的精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存得一分津液,便保得一分生机”。仲景在重视回阳防脱的同时,还重视救阴存液。如阳明急下证,《伤寒论》第252,253 ,254条,似不危急,然其热及津伤之端倪已露,若不急下,则燥热播灼,燎源莫制,足竭真阴,所以仲景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5、从少阴病与厥阴病“死证”探析“正衰防危”思想 正衰防危: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气逐日旺hk,正气日渐衰落,疾病由发展期逆转为危重期,临床为了防止病情逆转、危及生命而采取的防治措施。《伤寒论》第6条所言“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可见仲景认为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防患于未然,在关键时刻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在处理此类危重患者时,仲景在少阴、厥阴篇设诸“不治”、“死”证,目的不在辨出不治之证或死候而束手受败,而在以死相警,不人早图救治,免成僵尸之痛。 6、根据六经“自愈”探析“正复病瘩”思想 正复病烃:疾病在传变过程中,随着人体阳气的恢复,则出现了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由脏还腑的邪衰病退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病情好转的信号,所以临床要抓住时机,使疾病由危转安、由重转轻,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扶阳气、存津液和保胃气这才个重要的方面。 其一强调阳气回复是其病自愈的征兆: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