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二模”复习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0170523136.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二模”复习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0170523136.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二模”复习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0170523136.doc

云阳洞北小港记 [清]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脱壳,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①初启然。遂循崖而下,临水坐。坐甫②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信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之景况。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③墓,其祠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祠以供报赛④奔走。野老村童亦知勤事⑤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②甫:刚刚。③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领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④报赛:祭祀。 ⑤勤事:尽职。 【末段阅读提示】面对昔日抗金战场,成为今日游览之地的“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祠以供报赛奔走”的情景,作者产生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6分) (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 ) (2)时疏雨乍过 ( ) (3)峰之阳不数步 ( ) (4)如奁初启然 ( ) (5)遂循崖而下 ( ) (6)太息而返 (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 (2)惟留此祠以供报赛奔走。 4.分析第一段中“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这一句的写作特色。(3分) 5.第三段主要写了小港周边景色的哪些特点?分别从什么感官角度来写的?(4分) 【答案】 1.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2分,每处1分) (1)向北 (2)刚刚 (3)(山的)南面 (4)…的样子 表示修饰关系 (6)叹气(每个1分) (1)刚刚坐下来(还没有平静),忽然(听见)有声音从石壁内发出,分别和那人的声音相似。 (2)只留下这个祠庙来给(人们)来来往往地祭祀。 4.(3分)以动衬静,用鸟啼和蛙鸣跳动来反衬沿小港西行的路上的幽静。 5.视觉/悬崖陡峭(溪水清澈) ; 听觉 / 回声奇特(空旷) (4分) 登扫叶楼记 〔清〕管同① 四望矶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而往。是楼起于小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②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向之所谓奇胜,何以及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③,而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乃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何可胜计哉!幸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 (选自《因寄轩文集》,有删改) 【注】①管同: 南京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②挹:接连。③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乃未始一至焉( ) (2)是楼起于小山之巅( ) (3)山风西来( ) (4)毕呈于几席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语及,因相携以往。 (2)虽向之所谓奇胜,何以及此? 登临扫叶楼后,作者写景的顺序由 到 。(1分) 第二段主要写作者登览扫叶楼周边景色后的感悟,本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1+2=3分) 【答案】1. 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2.竟然;这;从西边;全,都 3.(1)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 (2)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异美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4.近 远 5.议论(抒情性议论);不能只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使人赏心悦目的内在价值。 游沙湖①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