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九单元 经典原文9 《日知录》三则(含答案)
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对应学生用书P76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他改名炎武,字宁人。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他为亭林先生。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始祖,硕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著作繁多,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用毕生心力所著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的合集,以考据性文字居多,内容丰富,考证翔实,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顾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北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全盛时期,思想界形成的理学思潮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明清时代,科举考试题目出自儒家经典,也沾染上了理学的味道。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这就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渊源。 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一味推崇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他治学弃华就实,不为空言。举凡典章制度、郡邑沿革、天文仪象、河漕兵农、赋役屯田、军事边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是他关心的焦点。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力作《日知录》巨著之中。 梁启超评价说,清代学术思潮的兴起,是“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并说“当此反动期而从事于‘黎明运动’者,则昆山顾炎武其第一人也”。 《日知录》作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花了30多年心血“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笔记形式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贯通古今,博大精深,在政事、世风、礼制和科举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明道”,为了“救世”。 《日知录》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提出了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了整顿风俗的具体措施。作品主张进行社会变革,主张淡化至高无上的君权,表现出初步的民主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薪火相传的范本之一。 本课所选的《日知录》三则分别从文史的功用、著书的难易、文人的名与义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学以致用的务实思想,表明了作者“以实为宗”的学术主张,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兴亡的精神品质。 《日知录》三则 主要内容 文须有益于天下 作者虽然立论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而且把重点稍稍落在了对写无益之文的批判上 著书之难 以考察子书演变的轨迹为缘起,纵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自成一家的独立创作的可贵 文人之多 引用古人论述,结合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后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融入了作者对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文须有益于天下 著书之难 文人之多 对应学生用书P78 诵读《文须有益于天下》,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文之不可绝①于天地间者,曰明道②也 ①(断绝)②(事理) (2)察民隐也(考察) (3)若夫怪力乱神之事(句首发语词,表示引出议论) (4)无稽之言,剿袭之说(根据) (5)多一篇之损矣(危害)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 译文:文章在国家不可断绝的原因是(它能)宣传事理,记述政事。 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译文:对国家有益处,对将来有益处。 句式:倒装句,介宾短语作状语被后置。正常语序应该是“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有益”。 (3)有损于己,无益于人。 译文:对自己有损害,对别人无益处。 句式:倒装句,介宾短语作状语被后置。正常语序应该是“于己有损,于人无益”。 3.在《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的理由有哪些?这些理由各自强调什么内容? [明确] 四个理由,即宣传事理、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彰美德善行。这四个方面,可谓层次分明:“明道”是阐明为政理论,“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察民隐”是体察民心,“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执笔为文,若能有以上功用,才称得上“有益于天下”,这样的文章,才可以多多益善。 4.顾炎武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八教学案:Unit 4 Section Ⅳ Grammar Writing(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八教学案:Unit 4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八教学案:Unit 4 单元小结(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牛津版模块三教案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 project.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八教学案:Unit 3 单元小结(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语法讲解与练习10分词与独立主格部分专题教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八教学案:Unit 4 Section Ⅴ Project(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语法讲解与练习12动词的语态部分专题教案.doc
- 高中英语语法讲解与练习19状语从句部分专题教案.doc
- 高中英语语法讲解与练习8动词不定式部分专题教案.doc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